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
责任编辑:icynet    浏览:4151次    时间: 2017-04-11 09:36:52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2014年以来,我国油气勘探发现势头良好,但面临剩余资源品质变差、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投资和工作量大幅下滑、石油产量下降、天然气产量增速放缓等严峻挑战。中国油气资源潜力仍然较大,今后将按照“东西并重、海陆并进、常非并举、内外统筹”的发..

分享到:

 2014年以来,我国油气勘探发现势头良好,但面临剩余资源品质变差、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投资和工作量大幅下滑、石油产量下降、天然气产量增速放缓等严峻挑战。中国油气资源潜力仍然较大,今后将按照“东西并重、海陆并进、常非并举、内外统筹”的发展战略思路,稳定发展石油,大力发展天然气。

  1  中国常规油气资源丰富,整体处于勘探早中期,勘探开发潜力大,发展空间大;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探开发前景广阔。

  2  油气勘探态势总体良好,油气发现保持良好势头,油气储量保持高峰增长;油气开发形势严峻,已开发油田整体处于“双高”阶段,石油产量显著下降,天然气产量稳中略增。

  3  未来油气勘探开发按照“东西并重、陆海并进、常非并举、内外统筹”的总体发展思路,推进石油稳定发展和天然气跨越式发展。

  4  为夯实资源基础,提高国内资源发现、生产和供应保障能力,增强中国油气资源安全保障程度,建议深化中国油气上游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油气资源勘查开采市场体系;加大科技攻关与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上游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水平;加大促进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  

  油气发现保持良好势头,油气储量总体保持高位增长

  新世纪以来,中国油气勘探在陆上大面积岩性油气藏、前陆冲断带、海相碳酸盐岩、古潜山、火山岩,渤海、南海海域以及海相页岩气、煤层气等领域获得重要发现和进展。石油勘探发现并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大于1亿吨的大中型油田共计24个。2007-2015年,中国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连续9年保持超过10亿吨的高位增长。2016年,经国土资源部评审,中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9.1亿吨。

  新世纪以来,中国天然气勘探发现并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大于千亿立方米的大中型气田共计23个。2011-2015年,常规天然气年新增探明储量连续5年保持超过6000亿立方米的高位增长。2016年,经国土资源部评审,中国新增天然气(包括气层气、溶解气)地质储量7270亿立方米。截至2016年底,页岩气发现并落实了涪陵、威远和长宁3个大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5441亿立方米;煤层气勘探取得新进展,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达到6869亿立方米。

  石油产量明显下降,天然气产量稳中略增

  “十二五”期间,中国油田开发稳步推进,平均年产量达2.09亿吨,较“十一五”平均年产量(1.90亿吨)和“十五”平均年产量(1.72亿吨)分别增加了10%和21.5%,但增速在逐步放缓。2016年,由于上游业务普遍亏损,主要石油公司为了生存主动减产,削减开支,中国石油产量首次大幅减少,全国生产石油1.98亿吨,比上年减产约1700万吨,降幅为7.9%。

  “十二五”期间,中国天然气总产量达到5742亿立方米,平均年产量为1148亿立方米,较“十一五”平均年产量(767亿立方米)和“十五”平均年产量(375亿立方米)分别增加了49.7%和206.1%,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中国天然气产量增幅明显放缓,2015年全国天然气产量基本维持2014年的水平;2016年全国天然气(包括常规天然气、页岩气和煤层气)产量为1371亿立方米,仅比上年增长1.5%。

  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工作量大幅削减,但勘探投资占比增加

  近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大幅压缩。统计显示,2007-2013年,中国油气发展本着资源战略,大打勘探进攻仗,加大勘探力度,油气储量高峰增长,油气产量快速增长,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年均分别增长6.4%、11.1%;勘探投资在油气勘探开发总投资中的占比从2010年的26.3%下降到2013年的21.5%。201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大幅减少。2015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比上年分别下降19.2%、29.6%,勘探投资在油气勘探开发总投资中的占比却增加到24.1%。2016年,国际油价继续中低位徘徊,中国油气勘探开发投资继续缩减,但勘探投资占勘探开发总投资的比例增至约31.3%,勘探发现总体保持良好的势头。

  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工作量随投资下降。2007-2012年,油气勘探三维地震、探井、探井进尺、开发井及开发井进尺年均增速分别为10.8%、8.6%、7.9%、2.0%、16.6%。2013年,虽然勘探开发投资还在增加,但由于工程成本太高,工作量略有下降。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下跌,导致中国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和工作量双双下降。2015年,全国采集二维地震、三维地震比上年分别下降3.9%和24.0%;完钻探井、进尺比上年分别下降13.7%和3.7%;完钻开发井、进尺比上年分别下降25.6%和25.1%。  

  主要问题与挑战  

  油气勘探对象越来越复杂,资源品位越来越差

  随着中国油气勘探的深入,勘探对象已经由简单构造油气藏向高陡构造等复杂构造油气藏转变,由常规储层油气藏向碳酸盐岩缝洞体等复杂储层油气藏转变,由构造油气藏向岩性地层油气藏转变,由中浅层油气藏向深层-超深层油气藏转变,由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转变。

  已开发油田整体处于“双高”阶段

  目前大庆、胜利、辽河、新疆、塔里木等已开发老油田的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大于80%,综合含水率大于80%,已进入高采出程度和高、特高含水率的“双高”开发阶段,稳产难度日益加大,对采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成本控制也越来越难。

  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制约油气特别是天然气的发展

  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多旋回特征决定了中国油气地质具有多油气源、多储集类型、多封闭类型、多次成藏、多次调整和多勘探领域的复杂性。目前,中国针对陆上深层、火山岩等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核心技术还需继续攻关;规模效益开发致密油、页岩气、煤层气的关键技术体系尚未形成;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装备还远远不足。

  外部环境更加严峻,环保要求提高

  低油价可能会成为“十三五”期间的新常态。低油价已经给石油企业的上游业务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上游投入大幅下降,直接影响油气的增储上产。另外,国家实施更加严格的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政策,对工程技术、成本控制带来了更高要求。致密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发的经济性有待提高,“三低”(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藏、深层、深水油气藏开发成本较高,需要国家财税政策的支持。  

  发展机遇与有利条件  

  具有丰富的国内资源基础

  据国土资源部2015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截至2015年底,中国石油地质资源量为1257亿吨,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71.8亿吨,探明率为29.6%,处于勘探早中期;常规天然气(含致密气)地质资源量为90.3万亿立方米,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3.0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为14.4%,处于勘探早期。近年来,柴达木盆地英东、四川盆地安岳等高效大油气田的发现表明,中国未来仍有发现优质油气储量的可能。致密油、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对油气增储上产的贡献也在逐年增加。若油气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中国资源“释放”潜力将更大。

  石油需求将持续刚性增长,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发展空间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石化产品需求扩大,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内需消费持续提升,推动中国石油需求持续刚性增长。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需求年均增长2.5%左右,2020-2030年年均增长1.5%左右,总体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天然气发展提供了历史新机遇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在经济增速换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形势下,中国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能源发展进入油气替代煤炭的重要更替期,迫切需要加大天然气利用,大幅提高天然气消费所占一次能源比例。同时,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低碳清洁的化石能源,天然气将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迎来难得的历史新机遇。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预计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有望达到10%,2030年有望达到15%左右。

  能源革命和油气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将进一步激发中国油气发展潜力

  即将出台的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将深入推进放宽市场准入、完善管网建设运营机制、落实基础设施公平接入、形成市场化改革机制、完善行业管理和监管等方面的改革,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形成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油气市场体系,进而进一步激发中国油气资源发展的潜力。  

  中国油气资源发展前景  

  加大国内天然气资源开发力度,实现中国天然气跨越式发展

  1 加强常规气(包括致密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增储上产

  立足现有资源潜力,加大老气田储量评价和开发技术攻关,努力延长靖边、克拉2、罗家寨、涩北、台南等老气田的稳产期,保持天然气成熟探区长期稳产;加强对克深、大北、安岳、克拉美丽、徐深、苏里格、大牛地、广安、合川等气田已探明储量的产能评价,择优建产,形成持续的增产能力。加大四川盆地下古生界-震旦系深层碳酸盐岩,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深层碎屑岩、塔中深层碳酸盐岩,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深层碳酸盐岩,准噶尔盆地深层火山岩,松辽盆地深层碎屑岩和火山岩,渤海湾盆地深层碳酸盐岩气藏的勘探开发;加强鄂尔多斯地区上古生界、四川盆地川中须家河组等大面积岩性低渗-致密气藏的勘探开发;加快东海、拓展南海海域天然气勘探步伐,建立新的规模天然气生产基地,形成持续的资源接替能力,实现年均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6000亿立方米。稳步推进鄂尔多斯、川渝、新疆、海域四大气区和松辽、青海、渤海湾等中小气区的天然气开发。

  2 加快非常规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中国页岩气未来立足于四川盆地及周缘、南方滇黔桂等地区。通过进一步技术攻关,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四川长宁-威远、重庆涪陵、云南昭通、陕西延安等页岩气产业化国家示范区建设,加强四川盆地及周缘、中下扬子、鄂尔多斯等页岩气的勘查开发,实现中国页岩气的规模效益开发。中国煤层气未来将加强沁水、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准噶尔盆地东部、二连盆地和贵州毕水兴等地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加强三维地震、羽状水平井、U型井钻井及“变排量、大液量、适中砂比”活性水压裂工艺等适用技术的持续攻关和规模化应用,加快产业示范区建设,力争突破深部煤层气地面开发技术,推进煤层气实现规模效益开发。

  加强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实现中国石油行业可持续发展

  1 尽可能延长老油田的稳产时间

  成熟探区通过中-高勘探程度盆地精细勘探,高含水油田特高含水挖潜、以二类聚驱和三元复合驱为核心的新一代稳产技术应用,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田以提高单井产量和低渗透油藏以提高采收率为核心的技术攻关应用,稠油油田火驱、SAGD等稠油开发技术的攻关应用,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缓解老油田产量递减。

  2 加大深层碳酸盐岩和海域深水石油增储上产步伐

  加大塔里木盆地塔北深层哈拉哈塘、塔河、顺北等碳酸盐岩大油田的勘探开发,尽快形成产能,加快上产,弥补老油田减少的产量。加大南海深水石油勘探力度,尽快建成石油产业基地。

  3 加快致密油规模效益开发

  加快鄂尔多斯盆地长7、松辽盆地扶杨油层、柴达木盆地扎哈泉、三塘湖盆地条湖组等致密油示范区建设,强化致密油成藏规律、地球物理识别和超长水平井段压裂改造技术攻关,积极探索平台式“工厂化”钻井开发模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今后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将按照“东西并重、陆海并进、常非并举、内外统筹”的发展思路,以大型含油气盆地为重点,突出天然气、深水、深层、非常规等领域,构建安全稳定、开放竞争、绿色高效、协调发展的现代石油产业体系。稳定发展石油,延长老油田稳产期,加快深层碳酸盐岩和海域深水石油增储上产步伐,加大致密油规模效益开发,促进石油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天然气,延长老气田稳产期,推进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增储上产,加大深层和海域天然气勘探开发,加强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大幅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促进天然气成为中国主体能源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节选自《国际石油经济》2017年第3期文章《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与发展前景》,作者:王宗礼、娄钰、潘继平。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