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开采海底可燃冰(七)
责任编辑:icytech    浏览:26096次    时间: 2016-12-06 08:53:40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蹿升的火苗  美国政府资助的阿拉斯加“Ignik Sikumi”实验井项目上空突然窜起一股巨大的火苗,标志着这一甲烷水合物开采野外实验项目的成功。研究人员们必须抓紧冬末春初的一小段短暂的适宜时期迅速搭建实验设施并开展工作。每隔一年就要开展两次野外作业,准备工..

关键词:全球 开采 海底 可燃
分享到:
    \
    蹿升的火苗

  美国政府资助的阿拉斯加“Ignik Sikumi”实验井项目上空突然窜起一股巨大的火苗,标志着这一甲烷水合物开采野外实验项目的成功。研究人员们必须抓紧冬末春初的一小段短暂的适宜时期迅速搭建实验设施并开展工作。每隔一年就要开展两次野外作业,准备工作,钻探,然后从钻井中取出找到的甲烷水合物。他们使用的技术主旨是使用二氧化碳去置换地下被冰晶包裹的甲烷成分。

  在2011年年初,这个拥有70名工作人员的小组在阿拉斯加的冰原上打了一口深达半英里(约合805米)的钻井,并使用低温液体不断对钻头进行冷却,以将作业过程对这里的永冻土造成的破坏作用降到最低。那一年研究组并未能找到甲烷水合物,但是他们在作业过程中收集了这一地区的岩石和流体的性质数据。随后他们建立起一座装备了温度和压力探测仪表的新钻井,并封闭了井口。

  当2012年小组返回营地之后他们又立即动手整理出了另一片场地,随后他们重新打开2011年时钻探的那口钻井并向其内部注入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这种气体加注持续进行长达两周时间。在对钻井进行重新调整之后,他们安装了深入钻井内部的泵来向外抽气,以便造成井内压力骤减,在这种减压作用下,甲烷水合物失去稳定,释放出甲烷气体。由于现场没有存放甲烷的管路设备,于是技术人员便点燃甲烷气体,形成一股喷涌的火焰。这样做不但可以保护现场工作人员,也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因为没有燃烧的甲烷具有强烈的温室效应作用,其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要高出25倍以上。

  这一口测井内的甲烷气体一直持续涌出,直到2012年4月份整个试验项目结束,这让其成为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甲烷水合物提取野外实验项目。在此之前的记录仅仅持续了6天而已,当时是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开展的。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近日向公众公布了大量来自这项野外实验的数据。该机构还将继续推进相关研究以加深我们对甲烷水合物性质的理解并推进未来更多实验的开展。这项总耗资约2900万美元的项目中大约一半的经费来自美国政府,由该实验室与日本以及康菲石油等机构合作进行。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