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行业,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1995次    时间: 2023-04-24 11:02:41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通过的《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谈到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分享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通过的《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谈到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时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对于石油石化行业来说,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强链延链补链,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提升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能力?本期《深读石油》特邀行业专家学者深入解读——

提升石油石化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需深刻把握安全与发展、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国内与国外四对关系。

加快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协调联动,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储备体系,增强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业务,积极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推动能源领域双边和多边合作,优化资源进口和海外油气资源的战略布局,实现存量优化、增量突破。

持续深化改革,增强行业内生发展动力,努力向社会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能源产品。

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叠加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亟待提高韧性、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2023年全国两会通过的《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再次明确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言而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事关国家安全、事关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深刻认识石油石化行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大意义。一方面,石油石化行业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行业。根据中国石油经研院近期发布的《202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近5年来石油和天然气合计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7%左右的水平,是我国能源的重要品种。加之,油气本身的优良品质,当前其在交通运输、清洁供暖等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石油石化行业保供稳价使命重大。另一方面,石油石化行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石化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6.56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收入的12%;进出口总额1.05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6.6%;利润总额1.13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13.4%,为稳增长、稳外贸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大变局下提升石油石化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升石油石化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需深刻把握以下四对关系。一是安全与发展关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石油石化行业需统筹好传统油气、化工产品的供应与新能源新业务的转型发展,实现在传统业务稳定发展保障经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推动新业务高质量发展。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把长期性的目标导向与中短期的问题导向和任务导向有机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安排部署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实施好跨周期调节,确保产业平稳有序发展。三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把石油石化行业放到国民经济发展中,按照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要求推动业务转型升级;要把石油石化行业放到大能源体系中,按照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要求,强链延链补链。四是国内与国外的关系。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要坚持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拓展行业发展空间。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提升石油石化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引领。当前行业科技创新“支撑当前”存在差距、“引领未来”仍然不足。基础和前沿研究深度不够,新能源、深海、LNG、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及下游炼化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技术储备不足,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深层、海相、新区、非常规等重大领域,围绕重大接替领域、重大地质问题和瓶颈技术开展深入攻关研究,精准识别薄弱环节。把握新一轮数字革命历史性机遇,推进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强跨领域、系统化组织,形成上下游联合的系统创新合力。

坚持协调联动。与其他产业不同,石油石化行业的上下游环节联系十分紧密,基本形成了一体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及价值链,需要不断完善原油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通过数字赋能、管理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力争国内原油年产量较长时期保持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稳步增至3000亿立方米左右。继续提升油气储备能力,完善储备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集产能储备、技术储备、实物储备、进出口调节、需求弹性储备等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储备体系,增强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坚持绿色低碳。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基于我国未来发展局势提出的全局性、战略性发展目标。石油石化行业是仅次于电力、钢铁和水泥的第四大工业子行业。实现“双碳”目标,能源领域是关键,石油石化行业是重点。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定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节能、储能、氢能、电气化、碳捕捉、碳利用等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积极探索传统化石能源与生物能源融合发展,推进节能与碳排放管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自身“近零”排放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业务,把发展传统能源产业与开拓新能源产业紧密结合,依托行业资源、市场、空间、资本等优势,积极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坚持开放合作。开放促发展、开放促改革。石油石化行业要继续推动能源领域双边和多边合作,优化资源进口和海外油气资源的战略布局,实现存量优化、增量突破。继续扩大跨区跨市贸易运作,推动与沿线国家油气产业融合,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合作新局面。持续深化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通标准、规则、规制等制度性障碍,更好吸引优质企业进入我国市场。

坚持共享发展。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勇立潮头、勇创佳绩。持续深化改革,增强行业内生发展动力,努力向社会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能源产品。针对“科学、技术、工程”一体化协同不足,新材料、新技术创新重视不够等短板,促进科技和产业融合,系统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化工材料的品质和高效供给能力,更好发挥关键材料的支撑作用,以更优质的产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形势下,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必须强化创新驱动,统筹发展与安全,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努力提高国内油气资源保障能力,重点是加快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油气勘探能力和开采水平。

加强合作,持续完善海外供应链体系。

构建更加安全的油气运输体系。

积极推动主要技术、重要产品、重大装备的国产化替代,促进关键技术的供应链安全。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当前全球已经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地缘政治波动影响不断加剧,一旦国际市场出现剧烈变动很有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供应失衡,而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也将面临较大的堵链断链风险。综合来看,石油石化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安全风险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油气资源供应面临采购渠道中断风险。我国石油、天然气目前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70%和40%。在采购来源上,以中东地区国家、中亚地区国家和俄罗斯为主要油气进口资源国,西方国家对某些进口资源国的制裁可能会影响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采购。

二是重要交通与物流运输路线受阻。我国进口石油、天然气的运输依赖海上路线,但同时我国在全球海运市场中又处于被动地位,对主要国际海运通道影响力小,海运价格居高不下。海运通道安全保障值得高度关注。

三是我国石油石化行业所需的部分高端石油工程装备、高精尖机电产品、分析检测仪器和零部件依赖进口。

四是国际支付体系可能面临切断风险。由于我国多数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开展国际业务,主要依靠美元支付体系,国际支付途径是否安全,值得担忧。

为有效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和地缘政治影响,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我国油气产业链供应链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有效降低产业链供应链堵链断链风险,新形势下,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必须强化创新驱动,统筹发展与安全,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综合施策、协同发力,有效提升石油石化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一是立足国内,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畅通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国内油气资源保障能力,重点是加快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油气勘探能力和开采水平,全力推进重点产能建设工程,不断提升国内油气资源的供应能力;另一方面,要发挥国内的规模市场优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从生产传统的油气产品转向生产更多的高端产品、特色产品,从供给侧做好产能调整、生产工艺路线调整、配送流通调整等。

二是加强合作,持续完善海外供应链体系,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在保障我国海外油气化工品供应链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对重点区域、重要国家油气资源的投资,主动参与相关国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建设,探索灵活多样的合作关系,培育长期稳定的贸易新优势。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建设海外油气供应基地,以重点合作伙伴为优先方向,加强统筹谋划,坚持互利共赢,不断巩固和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合作。

三是构建更加安全的油气运输体系。一方面维护好中缅、中俄、中亚油气管道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保障,加强与油气海运沿线资源国的合作,推动自有运输能力建设,提高对油气海运的保障力,掌握海上运输主动权。另一方面,加快研究推进可替代海运路线的原油管道建设,更好地保障油气运输安全。

四是加强能源战略储备能力建设,优化产供储销体系。重视区域发生地缘政治冲突的可能性,从扩大储备规模入手,加快油气资源储备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储备体系,允许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储备库,形成以国家战略储备为主,企业商业储备为辅的储备体系,确保我国能够拥有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半的战略储备。

五是加快核心技术的突破创新。将石油石化供应链中完全依赖进口的技术、产品和装备,列入我国石油石化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给予资金支持,积极推动主要技术、重要产品、重大装备的国产化替代。

六是加强对西方制裁风险的识别和应对策略的制定。提前做好预案,提出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判断哪些损失可以避免,哪些成本可以承担,哪些收益还可以继续。同时,将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管理与合规要求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与业务流程当中。

七是探索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配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国际油气贸易中加强人民币结算业务,利用中国原油第一大进口国的优势地位,努力扩大在油气进口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规模,并逐步推行油气贸易中用人民币计价的做法,从而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油气贸易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长远来看,石油石化行业还需要通过加强综合能源体系建设,整合区域内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多种能源资源,实现异质能源间的协调规划、协同管理、优化运行、交互响应和互补互济,增强能源生产、运输、存储和消费等各环节的灵活性,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对保障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强化能源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实践

吉林石化优化产品结构 转型升级延伸化工产业链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赵极 通讯员 王婕妤)吉林石化公司持续推动转型升级,主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主线清晰、具有吉化特色和优势的产品链。千万吨炼油装置投产以来累计加工原油超过1亿吨大关,ABS、丙烯腈、甲甲酯、乙丙橡胶产能居国内前列。公司转型升级快速推进,持续向减油增化、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今年一季度,吉林石化生产的乙丙橡胶新材料产品,通过中欧班列,累计销售100余吨,创效超百万元。

吉林石化突出创新引领,积极开展技术升级攻关,立足现有装置情况,升级完善自有成套技术,开展瓶颈技术攻关,为产品结构优化和经济技术指标改善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炼化业务转型升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全面加强科研专业化管理,不断深化“产销研”协同、“产学研”合作,积极与知名高校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实验室5个,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统筹推进“三新”发展。吉林石化明确新材料研发、生产方向,2022年,有24个新牌号产品纳入集团公司新材料目录。今年一季度,生产新材料3.39万吨,产量实现新突破。公司聚焦“双碳”目标,推动节能降碳、绿电消纳、碳交易等,动态完善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与吉林油田合作开展CCUS项目,并通过优化燃料结构等措施,2022年实现碳排放量同比降低30万吨。

推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吉林石化统筹谋划转型升级智能化工厂总体方案,2月23日,吉化(揭阳)ABS产品成功下线,标志着吉化(揭阳)60万吨/年ABS项目全流程贯通,23套智能化工厂系统提前顺利上线运行。应用“智慧工地”技术,通过监控、AI、智能互联等进行全过程监督,安全平稳推进项目建设。

当前,吉林石化正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特色产品优势,全力以赴做大做强ABS、乙丙橡胶等高端产品,延伸化工产业链,进一步拓宽先进基础材料的应用,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奋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西北销售紧盯市场需求 保障成品油供应链平稳运行

今年一季度,成品油市场需求回暖,西北销售公司精准产销衔接,保障运行顺畅,成品油配置量完成1287万吨,同比增长4.6%,吨油运费保持下降趋势。

供应链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的重要支撑。作为西部地区炼化企业与终端市场的产销衔接枢纽,西北销售公司坚持从集团公司产业链供应链全局出发,紧盯产销变化和市场需求,强化物流运行组织,坚守成品油供应链平稳运行底线,为成品油产业链“稳链、强链”贡献力量。

西北销售公司通过畅通油品供应“主动脉”,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通过进一步锻造资源配置和物流组织长板,让长板变得越来越长,增强发展主动权。

冬春时节,西部成品油产销季节性、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炼销企业持续高库存运行,西部成品油产业链面临较大挑战。西北销售围绕“资源怎么调、用什么方式调、调到哪里去”的职责任务,分不同场景模拟推演、滚动修订运行方案,分区域、分阶段、分品种开展全方位一体化营运分析,建立库存预测预警机制,实时跟踪进度、动态调整油品流向,守住服务底线,千方百计保畅通、保后路。在炼厂检修、春运、春耕、重大社会活动期间,油品市场需求波动大,公司落实落细应急保障方案,全力协调各地打通运输“断点”,畅通油品供应“主动脉”,尽心竭力保供市场、服务民生,全力保障市场供应有序。

在运力吃紧、出现物流梗阻时,西北销售充分发挥产销一体化协同作用和成品油物流管理专业化优势,按照“少环节、短流程、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原则,用足用好管道、铁路、公路、水运4种运输方式,为供给高效畅通物流链。为保障资源快输稳输、应调尽调,公司打破固有物流格局,采取重启兰郑长管道兰咸段输送、科学调整管道汽柴油输送结构、提升运行排量等措施,推进管道实现“多批次、大排量、多品种”满负荷运行。针对区域运力阶段性不足的问题,公司主动向政府及铁路部门争取配送政策和铁路运力,增调铁路罐车,有效保障运力需求。

产业链高效顺畅运行需要信息系统的大力支持。西北销售以“智能、高效、开放、集中、共享”为目标,集成物流2.0、ERP、油库安全生产等信息系统,搭建“智慧物流”平台,对内实现调运组织一站式指挥,对外实现各产运销单位一站式服务,为更科学、更精准地发运油品提供了有力支撑,让运行流程更加优化、产销服务更加全面。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