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耗甲胺清洁生产新工艺 打造我国甲胺行业新局面(二)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19490次    时间: 2010-08-08 03:43:57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1.1.3目前甲胺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甲胺生产工艺以来,甲胺生产工艺基本没有大的突破。1991年山东淄博有机胺厂引进美国AAT公司的甲胺生产工艺后,国内甲胺工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中国华陆工程公司为主的甲醇和氨连续气化、在催化剂存..

分享到:
1.1.3目前甲胺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甲胺生产工艺以来,甲胺生产工艺基本没有大的突破。1991年山东淄博有机胺厂引进美国AAT公司的甲胺生产工艺后,国内甲胺工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中国华陆工程公司为主的甲醇和氨连续气化、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胺化反应,并通过四塔分离生产一二三甲胺的工艺;而以美国AAT(现已转让给英国戴维公司)的工艺主要体现在原料液氨由脱氨塔补入,再通过共沸物从气相采出,返回合成系统直接配料,减少了脱氨塔的回流量和冷凝量,节约了一定的能耗,同时可以避免液氨带入系统的微量油品对甲胺催化剂的不良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我国甲胺的装置总产量约35万吨,其中应用于二甲基甲酰胺生产的二甲胺占甲胺总量的70%左右。由于受传统工艺的影响,在甲胺合成过程中的二甲胺贡献率仅占总量的29%,大量的一、三甲胺通过分离系统的返料返回甲胺合成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氨化反应和歧化反应,使它们转化为二甲胺,从而提高二甲胺的最终收率。这种传统工艺受平衡型甲胺催化剂的影响,粗甲胺中一:二:三甲胺的比例通常是23:27:50(当一、三甲胺返料,抑制一、三甲胺生成的基础上,粗胺中二甲胺的贡献率提升至~60%)。而二甲胺的市场需求始终占80%左右。这种与市场需求不合拍的甲胺合成结果,无形中给生产能耗带来诸多浪费。
同时,由于单位产品的系统物料流量大,除正常的蒸汽、冷却水消耗外,三甲胺的工艺萃取水用量也就无形中增加,随同带来工艺萃取水和甲胺工艺生成水的处理问题。
1.2 本工艺开发的意义
    本工艺开发的意义:提高我国甲胺生产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根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思想,围绕低能耗、环保、清洁生产、规模经济这一中心,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好企业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国内成功的先进与适用高新技术进行甲胺装置的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顺应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对社会和环境作出应有贡献。
1.3 《一种改良的甲胺生产工艺》技术简介
1.3.1技术领域
    本《一种改良的甲胺生产工艺》,主要涉及利用甲醇连续气相催化氨化工艺生产甲胺的场合。
1.3.2背景技术
    甲胺(包括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是生产各种溶剂、医药、农药、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化工原料,其中二甲胺在市场上的需求量约占甲胺总需要量的70%。目前国内外多数甲胺生产厂家使用非晶质硅铝或氧化铝等热力学平衡型催化剂,在400℃~430℃的高温下使甲醇和氨进行胺化反应生产甲胺。反应产物组成:二甲胺~27mol%,一甲胺和三甲胺分别为~23mol% 和~50mol%。
    由于传统甲胺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过剩的三甲胺,必须将其分离后再返回反应系统转化成一甲胺和二甲胺,这样生产装置的设备相对庞大、效能较低、操作复杂,单位产品的生产能耗也较高。在甲胺生产行业中,虽然生产企业通过改变原料的N/C比和反应器催化剂床层温度等工艺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甲胺合成反应产中二甲胺的贡献率,但并未有效解决三甲胺大量过剩的问题。
    甲胺制造过程中的甲胺分离采用萃取精馏工艺去除由恒沸精馏分离塔—脱氨塔(分离氨和三甲胺的共沸物)后物料中剩余的三甲胺,萃取剂通常为水。而在萃取塔的实际运行中,萃取水与被处理物料的体积比为1.0~1.5(与三甲胺之比达3.5~5.0),在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大力建设“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如何解决好萃取水和工艺生成水的后处理问题尤为重要!
1.3.3《一种改良的甲胺生产工艺》的研发过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央政府为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国外引进五套晴纶装置,同时提出配套建设高质量二甲基甲酰胺装置项目,这对我国的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胺生产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是一个发展机遇。在当时,我国建有几套以甲酸法工艺制备二甲基甲酰胺的小规模装置,太化公司化肥厂在从前东德引进甲胺装置同时引进了一氧化碳与二甲胺一步合成制二甲基甲酰胺的装置技术,辽宁铁岭化工厂通过自行开发建成了一氧化碳与二甲胺一步合成制二甲基甲酰胺的装置,但因种种原因,装置运行不正常,产品质量不能满足腈纶纺丝工艺的要求,必须引进国外当时先进技术。而这里又提出了DMF引进规模和甲胺的配套问题。当时由原化工部第六设计院设计的甲胺装置为3600t/a的规模,而从当时的行业报表表明,国内开的最好的是上海染料化工厂(原上海红旗化工厂)的甲胺装置,二甲胺的最高年产量约3200吨,这样的产能水平仅能配套建设5000t/a二甲基甲酰胺装置,这样的规模是否太小了!为此,江山化工总厂(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在进行二甲基甲酰胺技术引进同时,于1991年先期委托中石化上海石化研究院开展高选择性二甲胺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并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催化剂评价装置。由于技术原因,二甲胺催化剂的开发没有跟上DMF项目建设的进度,于是引进了KDC-6型甲胺催化剂完成了8kt/a二甲基甲酰胺项目配套的甲胺技改工作。随后,上海石化研究院和上海苏鹏实业有限公司相继推出了与引进的KDC-6型甲胺催化剂性能相接近的A-6型和SC-B02型甲胺催化剂,以满足用户需求。
    然而,到目前为止,不任进口工艺还是我们自己的工艺,甲胺合成使用的均为平衡型催化剂,这在一、三甲胺产品有较好的市场情况下无可非议,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二甲基甲酰胺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而致使二甲胺需求急剧上升,就愈来愈显得甲胺传统工艺的不足。在这个基础上,中石化上海石化研究院、上海苏鹏实业有限公司、南昌大学及北京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就高二甲胺选择性的非平衡型甲胺催化剂继续展开研究与开发。南昌大学因研制方法发生偏差而未成功。北京化工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从相关报道中了解到:以丝光沸石为催化剂对甲醇气相氨化进行了模试和中试评价(按质量分数,用氨61%、三甲胺31%、一甲胺8%的混合胺与甲醇为原料,进料中N/C摩尔比1.61~1.8,压力1.8~2.0MPa,温度320~330℃,气相空速1300~1800h1,甲醇转化率≥98%,二甲胺选择性为62%~65%),该成果在北化院并入中石化系统后,未能在上海石化研究院重现结果。
    上海苏鹏实业有限公司自九十年代中期开展非平衡型甲胺催化剂的开发研究以来,通过大量的文献和资料调查及方案筛选,成功地开发出能够用于工业化的非平衡型甲胺催化剂,在反应压力2.0MPa、反应温度320℃,原料组成(wt%):MMA/DMA/TMA/Me0H/NH3 = 4.29/1.10/16.71/17.54/60.36、N/C = 2.52时,粗胺中:MMA/DMA/TMA=23.16/75.86/0.98。此时的液相空速为4.55L/h.L-cat,甲醇转化率为95.7%;在原料组成(wt%)中MMA/DMA/TMA/MeOH/NH3 = 12.21/0.55/12.45/26.93/47.86 (N/C =1.81)及同样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时,粗胺中MMA/DMA/TMA=1.52/80.18/18.30。此时的液相空速为4.61 L/h.L-cat,甲醇转化率为98.6%(见附件1)。非平衡型甲胺催化剂SC-B03原料试验汇总(见附件2)。
为了让开发成果尽早实现产业化,上海苏鹏实业有限公司在进一步优化催化剂性能的同时,积极开展非平衡型甲胺催化剂的推广应用工作,并进行了两次工业化试用。一次在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甲胺装置内(2000年),另一次在韩国三星精密化学的甲胺装置(2002年)。在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甲胺装置上的试用期间,先期粗胺中三甲胺非常少,甲醇转化率尚能保持催化剂的指标要求,但由于试用准备工作不足,催化剂床层温度得不到有效控制(温度达400℃以上),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甲醇转化率由95%急剧下降到76%左右,难以维持正常生产而停用。在此基础上,上海苏鹏实业有限公司积极寻求改进方法。根据《甲胺生产与设计》中提出的“甲胺合成塔的结构能否象氨合成塔那样,将电加热炉、高温换热器与反应器合并在一起,从而减少热损、减少金属耗量、降低对材料的要求”的思路和国内氨、甲醇合成过程的生产实际,提出采用内置换热器的甲胺反应器构思,寻求国内有关公司的合作,共同向韩国三星精密化学进行了技术转让。然而,韩方为了节约项目开发投资,仅按我方技术构思自行制作了甲胺反应器,用了上海苏鹏实业有限公司SC-B03型非平衡型甲胺催化剂2t投入试运行。该催化剂经上海苏鹏公司和三星公司的评价结果见下表:
Test  Results  of  Catalysts from shanghai Super

Items

Specification
(from shanghai Super)

Test Results
(SFC)

 

Reaction
Conditions

Reaction Temp.(℃)
Reaction Pressure(bar)
LHSV(hr-1)
N/C

320
20
1.0~1.5
2.0

310~320
20
1.0~2.0
2.0

To achieve 95% conv

WHSV

Catalyst
Performance

Selectivity M/D/T

Conversion(MeOH,%)
Crushing strength(N)
Catalyst Lifetime(months)

26/56/18(on the basis of moles)
98
>100
12(15,expected)

24/62/14

96~98
~80
n.d.

on the basis of carbon moles

 

500hrs test

Bulk Density(kg/L)

0.65~0.75

0.65

 

*Catalysts activity and DMA selectivity are fine for SFC.
    经过两次非平衡型甲胺催化剂工业性试用,上海苏鹏实业有限公司整合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适合于非平衡型甲胺催化剂的《一种改良的甲胺生产工艺》,包含了从催化剂本身、甲胺合成的热力体系、反应器的选择及相关甲胺工业废水的处理等内容。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