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延长石化产业链 瞄准优质“碳纤维”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333次    时间: 2022-09-19 10:20:28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近日,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材料研究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厂房内部分中试实验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开始运行,工人们正在查看仪表参数并记录设备运行状况。石油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重芳烃类副产品,以往都是燃烧处理,既浪..

分享到:

近日,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材料研究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厂房内部分中试实验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开始运行,工人们正在查看仪表参数并记录设备运行状况。

石油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重芳烃类副产品,以往都是燃烧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为实现原料的‘吃干榨净’,延长产业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发明的重芳烃超临界萃取技术,可以将重芳烃原料分离成为富烷烃、富芳烃和沥青,而富芳烃是生产优质碳材料的必备原料。”山东乾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肇润普说。

据了解,我国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原料国产化问题始终未能解决。沥青基碳纤维按其来源的不同可分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和合成沥青。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研究,逐步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合成沥青上来,成功发明重芳烃超临界萃取技术。该技术可以去掉重芳烃中的烷烃和结构较差的沥青质,得到富芳烃。目前,该技术已经取得国际发明专利5项,中国发明专利8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如今,这一领先技术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已实现成功转化。“由山东益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作的针状焦项目已于2017年实现商业化生产,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石墨电极和锂电池负极材料,目前年产能可达到20万吨,产能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肇润普介绍,他们的“超临界萃取+脱硫精制+中间相沥青聚合+熔融纺丝+氧化碳化”组合工艺技术也已成熟,只需进一步实验验证即可工业化应用。全部中试设备预计年底之前可建设完成,届时可形成高端碳材料研发创新全流程实验能力。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