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市场化难在何处
责任编辑:hylng    浏览:1493次    时间: 2011-11-22 23:33:43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油荒”刚刚平息了没有几天,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呼之欲出。 要求调价权下放给“三桶油”、从而达到与市场接轨的新机制,使得业界的神经再次绷紧。11月16日,业内知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仅从成品油的调价上实行市场化,对国内市场依然不会有太大的冲击,除..

关键词:油价 市场化 何处
分享到:
 “油荒”刚刚平息了没有几天,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呼之欲出。

    要求调价权下放给“三桶油”、从而达到与市场接轨的新机制,使得业界的神经再次绷紧。11月16日,业内知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仅从成品油的调价上实行市场化,对国内市场依然不会有太大的冲击,除非把原油进口权也放开,才能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该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石油已经就市场化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但他拒绝透露更多的细节。他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不是调价权是否能市场化,而是原油进口权能不能也市场化。国家在成品油价格和原油进口方面实现市场化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正在逐步放开,而油企也正做这方面的准备。

    新机制已上报国务院

    公开消息称,在已经上报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中,除已经明确的缩短调价周期、加快调价频率以及调整挂靠油种外,另一项重要的改变是:当国际油价在40美元-130美元区间时,发改委将不再就每次调价下发通知,而是由三大石油公司按照新机制,自动对应调整价格。

    业内知情人士表示,上述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但目前还未最终确定。虽然外界报道的方案中看似是将调价权下放到三大油企,但还是由政府部门监管,和之前由发改委决定是否调价没有太大的区别,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该知情人士认为,如果要真的把调价权下放到三大油企就应该完全市场化,调价周期不应该是原来的22天,也不是新方案中的10天,而是和美国一样,一天调多次,这样更能与市场接轨。

    而媒体消息也称,此前所说的下放定价权并不准确,因为在40美元—130美元的区间内,上调或下调的幅度是由机制决定的,三大石油公司获得的仅仅是公布权或适度调整权,而当国际原油价格在区间之外时,为减缓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发改委仍将保留最终调价权。

    也就是说,发改委保留最终调价权,对于中石油、中石化来说并不是真实的市场化。中石油内部人士认为,目前来看,国家不会一下子把进口权和国内成品油定价权放开,这需要有一个缓冲的过程。一旦全面放开将会涉及到多个行业,会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出租车,如果成品油每天根据国际原油调价,那么出租车的价格怎么调?

    据了解,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从2008年开始实行的,在三年来的运行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市场和行政的双轨制来执行的。发改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

    然而,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并没有让两大油企和公众满意。在中石油看来很多时候达到了上调标准,由于考虑通货膨胀等各方面因素也没有上调,一旦达到下调标准发改委会立刻下调。而对于老百姓来说,油价是涨多降少,涨上去容易,降下来难,三年翻了近一番。

    据悉,与当前执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相比,新的调价机制有可能在调价周期方面发生很大改变。新的调价机制,有可能将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同时4%的变化幅度有可能调整。

    分析人士认为,新的定价机制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油荒”。但中石油内部人士认为,“油荒”只是社会情绪的反应,中石油的主要区域为西北和东北区域,很多加油站根本不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加油站数量也比中石化少很多,那么显然不是中石油在闹油荒,而新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不了油荒问题。

    原油进口权亟待放开

    业内人士认为,完全市场化更有利于成品市场的稳定,所谓完全市场化一方面是将原油进出口权放开,其他国家的成品油也可以进入到中国市场,地炼企业也可以从国际上进口原油,而不只是几家大国企垄断原油进口。另一方面是在成品油定价上实行真正的市场化,政府不再干预。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所谓的油荒、人为囤油、炼油板块亏损之类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石油和中石化外,中化集团虽然拥有原油进口权,但是其炼油道路崎岖不平,炼油板块一直没有大的起色。

    而山东一大型地炼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山东地炼有进口原油的资质,但是受进口配额限制,根本进不到原油,只能采购价格高的燃料油。因此成品油的批发价格比较高,在市场上不具备充分的竞争力。

    目前,地炼企业柴油的价格则较“油荒”前上涨不少,山东地炼0#柴油成交价格在8550元/吨左右,较“油荒”之前的8300元/吨的价位上涨250元;-10#柴油成交在8650元/吨左右。“油荒”令燃料油上涨400元/吨,达到4500元/吨的高位,这对地炼企业来说增加了很多成本,其成品油的批发价相对于主营单的价格来说自然没有优势。

    多位地炼人士表示,改革不应该只从成品油国内市场的定价机制入手,而更应该从综合角度考虑全局,打破垄断机制放开原油进口权。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才能使地炼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话语权。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地炼企业有146家,主要集中在山东、西北和广东,总炼油能力在1.46亿吨。那么显而易见的是,一旦原油进口权放开,地炼的加工实力不可小觑。

    中宇资讯分析师申涛认为,新定价机制必须从根本上完善,引入竞争机制,适当放开地炼企业原料的供应,打破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几大国企对销售和进口的垄断局面,使得国内油品市场真正的国际市场化,否则其将成为油企继续制造“油荒”,加强垄断和操纵市场价格的借口。

    冲击垄断市场

    知情人士表示,新的定价机制迟迟未出台的原因是国际原油波动不是很大,主要是横向震荡。从2010年开始发改委也一直考虑如何与市场接轨,让市场的价格与炼油成本相结合,但目前尚没有炼油机制,因此定价权的适度下放一拖再拖,“油荒”也年年如期而至。

    中石油内部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一旦市场完全放开,对中石油冲击将特别大,尤其是炼油行业的冲击。由于中石油的炼油厂主要位于东北和西北,而消费主要在东部和南部,加上运输成本和税,在价格竞争明显不如从新加坡、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进口的成品油便宜,可以说完全放开后,到港价格肯定要低于中石油运输到南部的价格。

    该人士还认为,目前中国原油现货和期货市场不发达,炼厂在采购方面不是根据市场价格自主选择进货渠道,而是要有一大部分是按国际结算价格采购自己企业或进口的原油。这就使得炼厂利润受制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而不是在竞争的市场环境里选择价格最低的原油来加工。

    知情人士透露,基于市场的一些现状,市场应该很快会全部放开,这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尚无时间表。而为了防止忽然放开对企业的冲击,目前中石油正在做体制方面的改革,方向也是奔着市场化,未来将会更加注重顾客的需求。

    该人士也认为,不放开原油,只改制国内成品油定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存在的矛盾,而未来全部放开也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

    以中国台湾为例,目前台湾放开成品油市场后,要求经销商的成品油具有一定的库存量,要有一定的商业储备,这就使得贸易商在进入台湾市场后有一定的门槛。

    那么,未来中国在油品市场的开放上,也可以设置一定的门槛,既可以保障国内油企的利益,也可以吸引国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竞争,使成品油价格根据需求进行自行调节。一旦有断供、限供、囤货等行为,由市场竞争原则去解决,那就是由新的企业去占领这块空缺的市场,而是不会出现“主观油荒”的闹剧,而且竞争会使成品油市场更加有序健康地发展。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