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理性的能源教育
责任编辑:zoko    浏览:629次    时间: 2014-04-14 09:25:03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似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矛盾使得能源危机四伏。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遍尝了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的苦果之后,国际社会认识到能源短缺对经济的巨大威胁,同时意识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要靠..

关键词:开启 理性 能源 教育
分享到: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似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矛盾使得能源危机四伏。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遍尝了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的苦果之后,国际社会认识到能源短缺对经济的巨大威胁,同时意识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要靠新能源的开发,更经济实惠的方式是提高节能效率,对通过教育提高人的能源意识普遍重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节约下来的能源、更有效利用的能源也是新能源的一部分。

  要实现有效节能,除了开发节能技术,还需要提高全民节能的意识,这都离不开教育。《学记》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教育具有的个人教化功能历来为教育家们所肯定。教育可以唤醒并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人们放宽眼界,真正理解能源危机和能源问题,建立科学的能源生产方式和合理的能源消费方式。这种教育从能源的角度看,既包括能源科学和技术的开发,也包括节能意识的培养、节能技术的提高和推广等,我们称之为能源教育。

  一般地说,能源教育是指关于能源及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教育,其基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能够积极地关心能源及环境问题,提高能源意识;理解能源的基本含义;认识能源的有限性和节能的必要性,树立节能观念;认识能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正确理解和把握能源及环境问题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养成科学地处理能源及环境问题的实践态度以及对能源问题的自我价值判断能力和意志决定能力,树立与环境相协调的合理的生活方式,并采取积极行动,协同共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能源教育的内涵可知开展能源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际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国在能源需求和能源供应平衡、能源效率提高和节能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各国在加强能源供应平衡、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资源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全方位的能源教育。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能源教育发展方兴未艾,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积极把能源教育事业视为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纳入国家能源事业和教育事业之中,大力推进能源教育发展。尤其是美国,1980年吉米·卡特(Jimmy Carter)总统签署命令启动了美国“国家能源教育发展(National Energy Education Development,NEED)”项目计划,开始了全民参与、全民支持、全民受教育的能源教育,从能源认知、能源科学、能源效率、能源节约等不同方面为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不同种类的教育活动。这项计划的核心是“把能源理念融入到教育中去”,其根本任务是设计并提供多维度的能源教育项目,建立有效的领导者、政府、社区、企业、教师、学生之间的合作网络体系,提高国民整体的能源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了配合能源教育的推广,美国能源教育发展项目组织还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了《美国国家能源教育课程内容标准》,形成了覆盖全国、所有年龄段的能源教育体系。为了启发、普及能源教育,提高能源效率,作为一项新的能源教育倡议,美国能源部(DOE)、美国教育部(ED)和美国科学教师协会(NSTA)从2011年5月24日起,联手推出了“全美家庭能源教育计划(At Home With Energy)”。该项计划由美国能源部指导、美国科学教师协会组织实施,通过为青少年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加深对提高能源效率意义的认识,旨在家庭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减少水电及燃气费的支出。美国能源教育是一个体系,覆盖了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其主体思路是通过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辐射到其它形式的教育,并通过受过能源教育的人再教育其身边的人,达到迅速推广和终身教育的目标。美国在能源教育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展能源教育,取得了卓越成就。美国的能源教育在缓解能源紧张、提高节能效果、唤起国民能源意识、提高国民节能技术和自觉性方面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英国在1979年成立了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心(the Center for Sustainable Energy,CSE)和能源研究、教育及培训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Energy,CRETE),致力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能源教育和培训课程的开发。同时,CSE还开展能源研究、政策分析及能源战略发展规划制定,以此加强人们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为国家、地区和地方层面的能源决策服务,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建议,并开发相应的能源教育和实践项目。英国还提出“协调性能源教育”,其目标是围绕提高能源效益,将能源与其相关的建筑专业融合为协调性教育科目传授给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使能源效益和能源节约成为每一个人知识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能源连续贸易逆差的大背景下,欧盟将提高能源利用率放在其能源优先发展战略的地位上,并且还在能源利用率绿皮书中明确提出,“教育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发挥着战略性的作用”。欧盟能源与交通理事会专门开发了一系列能源教育活动,欧盟建立了能源教育专门的网站,通过提供资料来支持当地的能源署、学校、教师、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和其他市民开展能源教育活动,这些资料包括教育读物、游戏、竞赛以及其他的信息等。通过这些能源教育活动和课程,传播能源信息与技术。欧盟能源教育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学校能源教育和公民能源教育的引导来确保所有公民不断增强“能源意识”,提高用能效率。

  在日本,能源教育无处不在,能源教育已经被提高到民族新文化的高度,形成特殊的“节能文化”。对于日本长期面临的能源危机,政府制定了长期的节能宣传计划,通过各种形式向国民宣传本国的能源国情,以增强其民族忧患感和节能意识。面对严峻的能源问题,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能源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大力推进能源教育事业。从能源教育在国家能源政策法规中的定位、资源能源厅推进的能源教育事业、文部科学省推进的能源教育事业、民间非营利组织援助的能源教育事业和能源相关企业支援的能源教育事业五个层面。2002年《能源政策基本法》中第l4条提出:“普及能源知识等”;2003年日本制定《能源基本计划》指出:“能源教育是长期、综合、有计划推进能源供给措施的必要事项之一。”2006年《新国家能源战略》中提出,能源教育是实现节能领先计划、核能立国计划、新能源技术计划等八项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2007年修订的《能源基本计划》,明确了能源教育在推进能源政策和法规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这些都充分表明了能源教育是日本政府推进能源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日本也在中学理科教科书中编入有关日本的能源教育内容,介绍日本能源史等常识,并在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向中小学提供有关节能的四种电化教材。日本认为建设节能型社会是一个教育大课题,需要社会各阶层广泛理解和共同努力,并延续几代人。在日本,能源供给单位、能源机械制造业、能源消费企业等相关企业也十分重视对能源教育事业的支援。这些企业一致认为,提高国民对能源的关心与理解,促进节能,支援能源教育事业,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加拿大成立了能源理事会、协会、基金会、信息中心、能源公司等多种组织来开展能源教育,各组织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分工协作,形成了遍布全国的能源教育组织平台。比如,始创于2002年的非营利性机构-加拿大能源信息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Energy Information,CCEI)的一个任务就是提供世界一流的教材,以协助教师在环境研究、地理、英语语言艺术、信息和通讯技术、数学、物理、科学、社会研究等领域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CCEI通过印刷出版物和建设网站(www.centreforenergy.com)来发布最新的能源教育方面的信息。CCEI与传统社区基金会、安大略省环境经济教育协会等多个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学生、教师及其他对能源方面感兴趣的人员开发并提供能源教育资源。

  澳大利亚最大的能源教育组织是澳大利亚能源教育协会(EEA,Energy Education AustraliaInc.),该协会成立于2006年,是在全国注册的非营利组织,目的是为澳大利亚在校学生、高职教育机构、注册培训机构以及大学提供持续的能源学习与研究。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力发展能源教育,澳大利亚各州、地区及相关能源部门都开展了能源教育项目。西澳大利亚州矿产资源丰富,为保证经济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该州加强了能源教育的推广,西澳矿产和能源办公室(CME)的教育和培训项目就是其一。它服务于教育部门,为教育者提供关于企业和资源的最新消息。塔斯马尼亚州能源探索中心的“实际操作”(hands-on)项目,目的是让学生和老师在富有创造性的和刺激性的接触式环境中体验到能源学习的乐趣。

  上述先进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能源教育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保护环境最有成本效益的方法。国际上也流行把能源教育产生的价值称为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核能之后的“第五能源”。能源教育可以打破人们的认知障碍,使全体国民认清现实的能源紧缺形势,真正形成能源匮乏的紧迫感,形成高效利用能源的主流意识,促使能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能源教育不是一般的文化教育,没有时间、空间、人员的限制,是开放式的、全方位并且贯穿终生的教育,靠突击只能取得短期成效,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积累和渗透才会实现总体水平的提升。企业借助市场推广活动参与能源教育,能有效地使节能意识向家庭生活渗透,通过不断地辐射,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和效益。能源教育作为现代国家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为美日等发达国家民众所接受,并成为节能和高效利用能源的低成本办法。把能源教育从专业领域释放到全社会,提高中国能源教育水平,将是中国避免能源危机干扰社会发展成本最低的途径之一。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中国的能源稀缺可能是个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对能源的许多担忧还来自于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一段时间以来,在“地大物博”意识影响下,中国能源“公地悲剧”的形象表现依然突出: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特别是工业发展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国能源需求的增幅和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战略转型。中国经济只能承受“有限目标”的能源需求,而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满足“无限消费”能源的老路。那么,中国能源发展可能的战略选择是什么呢?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节能。

  尽管,国家已经看到了这种能源危机,并且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目标,但是现实社会中还没有真正形成能源匮乏的紧迫感,社会上还没有形成自觉节能的主流意识。而节约能源、适度消费的习惯的养成主要靠观念转变,需要长期教育、从小培养。向人们灌输“地大物不博”甚至于“地大物薄”的资源理念,让他们从小就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理念,是节约型社会的一种理念回归,是符合节约型社会潮流的理性能源教育,是杜绝能源利用“公地悲剧”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国进行系统化的能源教育起步较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多数人对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和理解,现实中不节能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依然广泛存在,中国的能源教育任重道远。虽然早在1980年中国就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发展的思路,但是很少涉及到能源教育的职能,对国民的能源教育方面却没有新的突破。一是,能源教育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但却没有把能源教育作为节约能源的一个重要途径重视起来。2006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将节能知识纳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之中,但还没有形成能源教育的课程体系。2007年出台了《节约能源法》和节能措施和标准,但没有引起老百姓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缺少一部从国家到地方再到每个民众都要尽责的《能源教育促进法》。二是,能源教育基础薄弱,没有专门的能源教育机构推进能源教育。无论从国家设有专门能源和节能管理部门,还是地方节能研究部门,都缺乏明确的能源教育功能,没有对能源教育承担起应有的职责。三是,中国的能源教育还停留在大学专业教育的范畴中,是大学能源类学生了解的专业知识,教育范围非常有限。四是,能源教育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社会参与度。

  能源教育在担当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责任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如何从能源教育人手,促进国民认清全球能源的危机形势,真正树立能源匮乏的紧迫感,形成高效、节能、开发新能源的主流意识,从而实现能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国能源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共同面临的难题。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健全能源教育相关政策和法规体系,实现能源教育事业法规化;设置国家能源教育管理部门,开展能源教育的全社会推广;制订国家能源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将能源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再教育体系;明确能源教育实施主体的职责加强,加强对整个能源体系的认知和理解;建立健全能源博物馆体系,加强能源教育推广平台建设;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加强能源教育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能源教育师资培训力度,健全教师能源教育机制;加强能源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开拓互联网实现能源教育信息化;建设专业化能源教育研究机构,培植能源教育核心竞争力;创建全民参与能源教育的综合机制,构建全民参与节约能源的社会行动体系等。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