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亚油气合作外交的新方向(一)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2437次    时间: 2010-05-24 08:46:27       | 作者:徐小杰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中国与中亚的油气合作,主要是指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双边合作。  中国与中亚油气合作外交具有突出的地缘政治特色。中亚和里海地区是欧亚大陆的中间带,从19世纪起,这里就是沙俄与大英帝国争夺陆权的重点,被称为“大..

分享到:
中国与中亚的油气合作,主要是指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双边合作。

  中国与中亚油气合作外交具有突出的地缘政治特色。中亚和里海地区是欧亚大陆的中间带,从19世纪起,这里就是沙俄与大英帝国争夺陆权的重点,被称为“大竞赛”。苏联解体之后,围绕着中亚和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又出现了一场新的“大竞赛”。这是探讨中国与中亚的油气合作外交所离不开的大背景。

  中国与中亚油气外交的背景

  1991年中亚国家独立以后,首先面临着经济自立问题。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思路十分清晰,即以本国油气为基础,通过引进外资开发油气资源;通过油气出口换回硬通货,支持国内经济发展。为此,这些国家在独立之初,均实行了规模较大、程度较高的对外开放。

  这些国家与俄罗斯的传统经济贸易合作关系十分紧密,难以改变。但是,他们都期望逐步打破俄罗斯的垄断,开辟新的对外经贸与投资合作关系。因此,中国、伊朗、土耳其成为中亚里海各国极为关注的战略重点。其中,中国是这些国家的第二大邻国,国际地位又日益上升,因此被当做重点开拓的市场和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真正战略进入的机会,是1996年哈萨克斯坦对阿克纠宾油气公司的私有化。阿克纠宾项目是较老的油田,中石油获得该项目后,应用了新的勘探思路和技术,使阿克纠宾油田的石油天然气产量迅速增长。以此为基础,中石油修建了肯阿管线等设施。2005年10月,中石油又成功收购了加拿大的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在哈萨克斯坦的投资和生产规模。2006年,在中哈两国共同努力下,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线建成。这也是中国的第一条跨国石油管线。

  土库曼斯坦也是中国所关注的中亚战略资源国。2007年7月,土库曼斯坦首次与中石油签订开发阿姆河右岸“巴格德雷”合同区域产品分成合同,并达成了中土天然气购销协议。此前,土库曼斯坦从未向任何国家开放过陆上的天然气开发,中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

  同时,在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外交努力下,通过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成功合作,2009年成功建成了中国-中亚天然气跨国管线,这条管线将土、乌、哈、中四国的跨国天然气运输与配套合作紧密结合,大大加强了中国与中亚油气资源国的合作,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战略意义。

  特点与难点

  中国与中亚的石油外交,总体上看与中俄油气外交在背景、供需关系和战略认知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具有高层外交的共同特点,但相似性的背后也存在着差异。

  第一,中国与中亚的油气外交,是国家外交与公司外交成功结合的典范。中哈两国之间,在首脑外交以外,公司层面上的外交也是紧密和有效的。中石油在哈萨克斯坦的业务,从上游到下游、从已有项目到新项目开发迅速扩展,形成了在资源国的一体化经营。中国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成功,得到了资源国和当地政府及社会的认可。

  第二,天然气外交成为中国与中亚油气外交的亮点。土库曼斯坦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资源大国,同时国内消费水平有限,出口规模和潜力十分巨大。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出口市场长期被俄罗斯垄断,土库曼斯坦出口天然气的价格仅为30~40美元/千立方米,而欧洲市场是250美元/千立方米,土库曼斯坦损失了巨大利益。如今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已建成,并将与中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实现对接,其现实战略意义远远超过了中俄天然气合作。

  第三,油气外交战略博弈态势明显。以双边关系带动多边关系,战略博弈复杂,是中国与中亚油气合作外交的另一特征。举例来说,中哈石油合作,涉及中俄之间争夺原苏联南方的石油利益。俄罗斯难以左右哈萨克斯坦上游领域的私有化,但一直极力控制哈石油出口通道。由于中国石油外交的成功运作,中哈石油管线实现建成运营,这确实削弱了俄罗斯的传统利益。虽然各方最终也与俄罗斯取得妥协,但这场战略博弈并未结束。为了保证中哈石油管道的运输供应,中国还必须深入哈萨克斯坦的里海油气开发。参与争夺里海油气利益的,既有俄罗斯,又有西方国家,还要考虑哈萨克斯坦的主权利益。如何通过有效的石油外交,应对竞争压力,平衡战略利益,是一个新问题。

  近几年来,中亚油气资源国政府日益加强对本国油气资源的控制力度,并通过修改法律法规、税收,设置新的环保壁垒,收紧对外合作范围、门槛和条款,以限制外国公司的进一步扩张,改变与外国公司的合作模式。现在的形势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不一样。目前,中国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石油产量已占该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强,进一步的扩张是否会触动对方的政策底线,存有疑虑。这些为中国的中亚油气外交带来了难度。

  此外,随着中国在中亚资源国投资合作规模的扩大、程度的加深,上游资产和油气管道的运营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除中央政府外,管道沿线的地方政府也希望共享跨国油气运输带来的巨大利益。此外,中亚国家都还受到诸多非传统不安定因素的影响,这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