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怪圈调查:电厂生存的尴尬与无奈(三)
责任编辑:hylng    浏览:3471次    时间: 2011-12-21 22:15:26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三、电厂亏损造成的原因   坐拥煤炭大省,山西火电中南部十几家电厂却因经营困难、缺煤停机、资不抵债而频频“联名上书”。年产超8亿吨的煤炭大省山西,已经成为全国发电企业亏损最严重的省份,其中中南部地区更是“重灾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经历了2008..

分享到:
三、电厂亏损造成的原因

  坐拥煤炭大省,山西火电中南部十几家电厂却因经营困难、缺煤停机、资不抵债而频频“联名上书”。年产超8亿吨的煤炭大省山西,已经成为全国发电企业亏损最严重的省份,其中中南部地区更是“重灾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经历了2008年开始的煤价狂飙、2009年大规模煤炭资源整合后,山西火电企业的传统优势不再存在。巨额的亏损从2008年就已经开始了。

  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副总经济师刘卫东说,其实从2007年底到2008年初开始,我们分析主要是煤源紧张,因为当时山西省小煤窑都关了,就是关紧压产以后,煤源紧。而我们这些大矿,就是所谓的国有大矿也没有及时地跟上,所以采购发生了困难,煤炭已经进入了,其实从2008年开始已经进入了市场化,所以大家采购。 
 
  2008年大规模煤炭资源整合之后,山西省内的煤炭产量锐减,火电企业开始感觉度日艰难。

  作为山西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济师姜喜告诉记者,就山西而言实际的产量,把那些小煤窑都关了以后,把小煤窑那一块的产量全部流失掉。我们据民间的统计,大概有2亿到3亿多。现在山西的产量在7亿多吨。

  由于传统的统计模式,无法统计原来的小煤窑、黑煤窑实际产量,根据姜喜提供的数据,减少的产量会有2到3亿吨,这几乎占到了山西今年产量的三分之一还要多。煤炭实际产量的锐减直接造成了价格的飙升。

  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副总经济师刘卫东继续说,因为煤价我印象中2007年年底标煤的单价应该是300多元,不含税的标煤单价,你想到今年我们预计能到了720元左右,翻了一倍,720元就是不含税的。基本上是翻了一倍多,我印象中涨了是180%。就是从2007年年底到现在涨了180%。

  在煤价涨幅到达180%的同时,电价的价格仅仅从2007年的2角6分上涨到了今年年初的3角5分,涨幅有限,煤价与电价的倒挂,是造成火电企业亏损最根本的原因。而由于山西省相对于临近的其他省份而言,电价依然偏低,在煤炭市场上不具备价格的优势,山西省的电煤还要大量的运往外省。

  作为国电长治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卢彬告诉记者,因为毗邻河南、河北,如果再远一点的话,它的煤源也是覆盖到山东了,作为周边这几个省份的电价都高于山西省,目前为止,由于河南、河北和山东的电价远远地高于山西省的电价,在煤炭采购分析是优于山西省的这些火力发电企业的。所以说造成山西的火力发电企业没煤可买、无电可发。

  就这样,原本的坑口电厂现在已经毫无优势而言,业内的很人更是将坑口电厂改为了坑死电厂。

  山西大唐国际运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济师姜喜说,目前来说,坑口电站的煤和非坑口电站火车直达它用的煤都从市场走,都是走的市场煤价。这样的话,煤价的优势就不存在了,就无所谓坑口电站的优势了。就说是坑口电站是“坑死”电站这个说法是有的,

  正是在多方压力的积压之下,山西省中南部的电厂都是出于丧失造血功能、资金链断裂的恶性循环之中,可是即使是这样的生存环境,仍然还有新的火电厂要跳入这个泥潭。

  国电长治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彬说,我们168一号机是10月6号过的168,长治供热是在11月15号,到目前发电量是完成了1亿9千多。目前应该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从企业刚投产两个月,我们已经亏损4千多万了。

  长治热电厂是今年10月6日刚刚投产的新电厂,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已经亏损了4000万元,全年的亏损预计是在7000万元,这也让原本就紧张的电煤市场更加的吃紧。

  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建伟说,五大发电集团从2004、2005年那个时候扩张速度非常快,厂分家之前,我们全省的火电总装机是3.5亿个,短短的几年,我们现在装机就扩大到了9.6个亿了。这是历史上没有的。五大发电集团咱们中国都在鼓励做大做强,都在争着做大做强,而我们国家的政策实际鼓励是在鼓励做大,而不是鼓励既做大,又做强。

  从3.5亿的装机在短短换的几年时间就扩大到了9.6亿,相互之间惨烈的竞争也是造成火电企业亏损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探索如何防治电厂亏损举措

  煤价居高不下,电厂越发电越亏损,今年的煤电矛盾呈现比往年更为尖锐的态势。为缓解今年以来因煤电矛盾导致的电力持续短缺局面,发改委“限煤价涨电价”,希望用调控的力量缓解煤电矛盾。但实际上,涨价并不是解决电力企业亏损的最终办法。

  自2011年12月1日起,全国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高约3分钱,这对于这些生活水深火热之中的火电企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漳泽电力河津发电分公司总经理李艳庆说,这次调价以后对于像我们河津发电公司这种设备比较优良的企业来讲,对于改善我们的经营环境仍然是非常及时的。资金压力现在还起不到缓解作用,只是说我未来的运行状况会发生相对比较好的改变。但是当前的资金压力因为十年前形成的亏损的漏洞,仍然无法填补。 
 

  电价的调整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最为现实的好处就是每发一度电可以少亏损3分钱,可是依然无法弥补历史上造成的亏损,企业依旧没有造血功能。实际上电价跟煤价就跟不上,但是电价跟上了以后,在没有跟到位的情况下,煤价它一看电价涨了,它仍然也要涨。所以煤电这样一直涨下去,对解决火电厂根本性的问题,目前我们仍然看不到希望。

  针对当前山西省部分火力发电企业的生产经营困境,除已经采取的调电价措施外,山西省政府方面决定从资金和煤源上给予政策扶持,10亿元财政借款和1000万吨重点合同电煤供应,这些办法也只能是暂时缓解火电企业现在生存状态,很多业内的专家都表达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国电长治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彬说,作为我们认为一个发电企业能够正常运转的话,也许在这种煤炭形式上下浮动比较大的情况下,应该说煤价一路在飙升。在这种情况下,有个四定,这四定就是说一个是定矿、定价、定址、定量。也就是说给我们一定的口粮,在有关政府的监督下,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

  作为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建伟告诉记者,对于火电企业的困难作为国家层面来说国家发改委,像2008年就像火电企业和供电企业进行过补贴,所以说每电链路不是唯一的办法。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给发电企业测算零利润,按零利润竞价上网的方式来解决。还可以降低税收,等等方法都可以。

  随着冬季取暖用电高峰来临,全国电力紧张形势日趋严峻。记者在走访的这些火电企业的生存状态,也像现在的天气一样,想尽各种办法苦苦支撑,举步维艰。

  国电长治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彬说,我看不到什么希望,因为作为我买卖来说,首先是要预付的。政府力度的加大、监管加大,或者一些政策支持,这些是我们唯一能够企盼的。在市场煤计划这种前提下,如何正确处理电和煤的矛盾,我觉得应该在国家这个层面应该关注的。

  半小时观察:

  煤电之争由来已久,在市场煤和计划电的体制之下,二者很难达成共同的利益诉求。即使越来越多的煤矿收归国有,煤电企业之间也是各有各的算盘,每年的煤炭订货会煤电双方争吵激烈,可以说硝烟弥漫。年年协商、年年电荒造成了一方面电力吃紧、另一方面电厂却大规模停产限电的怪现状。在目前电价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竞争性电力市场尚未建立的条件下,“限煤价涨电价”成为短期内解决煤电矛盾的非常手段,但同时也让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双方都在带着镣铐跳舞,既谈不上经济效益,也谈不上社会效益。从长远看,打破“电荒”困局的最终指向是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政府让位给市场,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