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改制犹如春风雨 花开尽在四年间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1588次    时间: 2010-04-29 12:12:01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2010年4月29日,洛阳新奥华油燃气有限公司迎来4周岁生日。  4年前,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市场换资源”,决定对原洛阳市燃气总公司实行改制。这一决策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员工中、在公用事业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在人们怀疑、观望、不解的目光下,洛..

关键词:天然气 能源 市场
分享到:
2010年4月29日,洛阳新奥华油燃气有限公司迎来4周岁生日。

  4年前,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市场换资源”,决定对原洛阳市燃气总公司实行改制。这一决策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员工中、在公用事业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在人们怀疑、观望、不解的目光下,洛阳燃气企业走过了一段艰难的改制历程。4年过去了,改制效果究竟如何?它给洛阳经济、市民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给人们的思维观念带来了哪些冲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洛阳新奥华油燃气寻找答案,并从中感受企业发展的轨迹。

  “为什么要改制?为什么由新奥控股?”这是改制之初不少人最大的疑惑之一。

  历史证明,企业改制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发展存在的资金问题,引入了新的气源,保障了洛阳燃气的平稳供应,实现了改制初衷。

  时光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对中国许多城市居民来说,用上管道天然气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在工业重镇洛阳,管道天然气的使用还是大家心中的一个梦想。在西气东输一线天然气主干线沿黄河进入河南的同时,义马煤气化工程也开始建设,多气源供应成为许多洛阳人对燃气入洛的最大憧憬。在如何选择气源上,省委、省政府宏观决策,决定洛阳使用义马管道煤气,以确保义马煤气化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与运营。至此,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天然气与洛阳擦肩而过。

  由于没能用上西气东输天然气,义马煤气成为洛阳唯一的主供气源。随着洛阳燃气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义马气化厂生产能力所限,进入2004年后,洛阳煤气日需求量达110万方,而省分配洛阳的日供气指标仅为55万方,需求与实际供应相差甚远,燃气缺口量大、供需矛盾突出,造成使用煤气的工业企业普遍限气、低负荷生产,甚至停气,直接经济损失达4亿多元。为保障现有居民及采暖用气,燃气公司被迫停止发展工业、锅炉用户,气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洛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同时,由于政策因素,造成洛阳燃气总公司亏损越来越多,2004年亏损1531万元、2005年亏损919万元,公司累计亏损2927万元、累计负债3.83亿元。种种问题交织在一起,企业举步维艰,洛阳燃气发展何去何从?

  2004年,省政府批准实施省建设厅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改革意见,省内各市先后开始了市政公用行业改革步伐。按照省政府批准的市政公用行业改革精神要求,洛阳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了反复研究,结合洛阳实际,果断提出“以市场换资源,实现各方共赢”的原则,要求市燃气总公司尽快引进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完成企业改制目标的同时,彻底解决洛阳气源不足、资金短缺难题。

  在政府的支持下,洛阳市公用事业局、燃气总公司先后与中华煤气、中燃、天津大通、百江燃气等多家燃气经营商进行了多方接触、考察,但均无法解决洛阳供气不足问题,“以市场换资源”的改制初衷难以实现。后又与新奥集团和中国华油集团进行了接触,新奥具有全国领先的非管输天然气采储运优势、华油集团为中石油的二级机构,经认真考察和慎重研究,最终成为洛阳市燃气总公司的战略合作者。

  在由谁控股这一关键问题上,采取谁能解决洛阳燃气不足、谁就控股的原则。由于华油集团解决不了管输天然气问题,新奥燃气成为控股方。2005年,洛阳市政府正式发文,批准成立洛阳新奥华油燃气有限公司,性质为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1.6亿元,由洛阳市燃气总公司、新奥燃气投资(中国)公司、中国华油集团三家组成,其中新奥占51%的股份、洛燃30%、华油19%。

  新奥集团高度重视洛阳供气不足问题,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于2005年10月合资公司成立初期,投资7000万元,建设LNG气化站两座(储存100万方、日气化能力20万方),将非管输天然气引入洛阳,供应涧河以东建成区和新区,冬季日最高供气达17.4万方(等热值折算相当于义马煤气43万方),有效解决了洛阳气源不足问题。

  2006年4月29日,洛阳新奥华油燃气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运营。洛阳燃气由国有事业单位改制为民营外资控股的合资公司。这是洛阳市公用行业成功改制的第一家,标志着洛阳燃气事业发展掀开了历史性的一页。

  4年来,洛阳新奥华油燃气已累计投资2.5亿元,铺设了400多公里管道,建立了一座煤气门站、2座LNG储配站、4座汽车加气站,发展了十余万居民用户,彻底摆脱了亏损局面,从最近两年企业经营指标来看:2008年综合天然气销量1.28亿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内部考核指标超额完成;2009年,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全年综合天然气销量依然保持在1.44亿立方米、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5%;全年发展民用户达3.97万户,完成年计划的120%,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奥集团1000余万美元的资金投入、洛阳双气源的实现,确保了全市安全均衡供气和健康发展,使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政府解除了困扰财政多年的燃气补贴负担;引进了资金和气源,增加了城市税收,提高了城市品位,特别是汽车加气站的投运,加快了争创国家环保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西部最佳居住城市的建设速度。同时,居民用上了洁净方便的煤气、天然气,出租车用上了质优价廉的天然气,老百姓、一批出租车司机从中得到了实惠。2005年至今,洛阳再没有出现过气荒现象,洛阳新奥华油燃气为洛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洛阳市义马煤气日用气量最高达118万方、非管输天然气17万方/日,“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鄂尔多斯天然气、山西管输煤层气将在2010年底前或2011年入洛;与一批大用户的合作正在有序推进,企业改制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可……

  “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外资控股的合资企业,企业还能不能快速发展?”

  历史证明,洛阳新奥华油燃气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使企业经营业绩连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安全平稳运营。

  合资公司成立后,坚持新奥“以人为本、事求卓越、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行361度服务理念,以战略绩效管理为牵引、以文化融合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加大企业品牌宣传力度。公司先后引进、推广燃气分战略、三一滚动计划、战略绩效管理、全面信息化、主动风险管控、HSE安全管理体系、5S管理和员工满意度工程等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项目,规范管理、优化流程、为企业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转变奠定了基础。

  公司树立客户导向意识,围绕“星级服务”活动这一载体,加大“服务手册”推广力度,大力推行人性化服务,建立特殊用户档案,定期为独居老人、困难户、残疾人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用户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业务,使他们感受到新奥人的温情服务。针对服务方面暴露的问题,公司制定了客户投诉管理办法,与洛阳市市长热线、行风热线、百姓一线通三大热线建立了互动机制,每半年召开一次大客户座谈会和义务监督员座谈会,配合新奥燃气控股公司引入神秘客户机制,广泛收集合理化建议,为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2009年,客服有效投诉同比下降35%,受到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的肯定与好评。

  在市场开发方面,公司坚持“政策运用到位、市场调研到位、目标分解到位、宣传引导到位”的“四到位”策略,以重点客户为突破口、以老户开发为中心、以大型集体老户开发为切入点,实现了市场开发的新突破,2007年-2009年,连续三年开发居民用户突破3万多户,工商户开口气量突破4万立方米/日,是合资前的一倍还多,使更多的洛阳市民用上了便捷的管道燃气,并总结出具有洛阳特色的市场开发模式,市场开发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公司加大对洛阳周边县域市场开发力度,新安、伊川新奥燃气有限公司相继挂牌运营;2009年11月,洛阳市吉利区燃气项目开工建设,填补了洛阳市区最后一块空白,实现了洛阳市区燃气管网的全覆盖。

  为拓宽业务领域,公司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大力开展节能减排项目,积极参与洛阳车用燃气加气站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谷水加气站、旭升加气站、大杨树油气合建站、机场路公交加气站相继建成投运,改装出租车近1500 余辆。2009年12月,公司通过洛阳市加气站经营权公开拍卖,再次取得4#(龙鳞路)、5#(王城大道南)加气站建设经营权,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加气站供气网络布局,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司推行“HSE风险管控模式”,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及生产运行的安全管理,对影响公司的重大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评估并制定应对预案,加强内部协同,提高工程质量。公司还加大安全和技改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大管线设备巡检和运维力度,增加管网运营安全系数,做到管网运营安全检查、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实现了安全、稳定供气和安全管理“三个零”目标。

  “民营企业只顾赚钱,还能不能承担社会责任?”

  历史证明,洛阳新奥华油燃气以诚信立本,在努力让政府放心、用户满意上快步前行,企业形象不断提升。

  洛阳新奥华油燃气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而坚持诚信经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赢得政府和社会各界尊重的最佳途径。合资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推动洛阳经济发展、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己任,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舍小利,顾大局,为洛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新公司成立之际,为解决洛阳市公用系统其他困难企业生存问题,减少政府财政负担,洛阳市有关方面提出将举步维艰的市液化气供应处并入合资公司;同时由新奥燃气收购市液化气公司,作为整个燃气行业改制的配套项目。经过多次协商,洛阳新奥华油燃气全员接收了洛阳市液化气供应处员工,解决了员工生存难题,减少了政府负担,兑现了对洛阳市政府的承诺。面对市液化气公司年亏损300余万元、处于破产边缘的窘况,新奥燃气以大局为重,不惜牺牲企业经济利益为洛阳市政府分忧解难,在洛阳市液化气公司挂牌出售、无人问津的情况下,在洛阳市产权交易中心以唯一竞买人的身份出资近3000万元,对该公司进行了收购,解决了几百名员工的生活问题和液化气公司的经营发展问题,为洛阳经济发展、为分担政府财政负担做出了贡献,展现了一个勇于向社会负责的企业气魄。

  2008年冬,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连续雨雪冰冻灾害,运往洛阳的LNG车辆运输严重受阻,气源告急。关健时刻,洛阳新奥以对社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调动一切资源,在雪灾造成道路运输极其艰难、其他物流企业纷纷无奈关闭运输线路的情况下,协调新奥物流公司顶风冒雪,破冰开路,从湖南、广西等地调配气源,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保障洛阳燃气市场供应,使LNG源源不断流向洛阳,仅此一项就增加成本1000余万元。在电、热、煤、油等其他能源供应因大雪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洛阳燃气市场供应保持了平稳,受到了洛阳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2009年11月,全国又普降大雪,许多城市燃气告急,但洛阳燃气暖意融融。非管输天然气的引入和人工煤气分区供应相得益彰,使洛阳自2005年以来,再没有出现过气荒,改制取得了骄人业绩。

  能不能引入管道天然气,能不能为洛阳今后发展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是政府关注、市民关心的一项大事。洛阳新奥华油燃气始终把引进管输天然气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省、市政府和新奥集团与中石油、中石化、山西煤层气等气源商多次磋商,管输天然气引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07年分别与中石油、中石化签订供气框架协议,西气二线主干线改走洛阳,其洛阳支线和市区连接线、鄂尔多斯天然气安洛线市区连接线等工程前期工作正在进行,计划2010年底和干线同步运行,自南北两个方向供气。引入山西管输煤层气的前期工作也正在进行中,洛阳新奥华油燃气将投资2亿多元进行相应的配套工程建设,为洛阳燃气长远发展和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奠定了良好基础。

  4年来,洛阳新奥华油燃气始终心系社会、心系群众,竭尽所能贡献力量。面对特大冰雪灾害和地震灾害,公司累计向重灾区捐款近百万元;向贫困村捐款捐物1000余件,洛阳新奥华油人以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回报国家和社会,也从中体会到了大爱的价值和拼搏的意义。公司先后荣获河南省省级文明单位、省燃气行业优秀企业、省市政行业先进单位、市价格协会诚信建设单位、市A级纳税信用等级单位、市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市重点建设项目先进集体等称号,多次被评为洛阳市公用事业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双创工作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规范化服务竞赛活动优胜单位及综治、稳定工作先进单位。洛阳新奥品牌已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可和接受,洛阳燃气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民营企业员工利益还能不能得到保障?”

  历史证明,洛阳新奥华油燃气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生,员工利益不但得到保障,还实现了员工与企业的同步发展。

  对于一个刚刚合资的企业,员工有这样那样的担心、顾虑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牵引,把员工的担心变为放心,观望变为信服,最终认可和接受新奥。

1.jpg

  合资公司成立之初,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利益成为公司上下及洛阳市有关方面关心、关注的重点之一。公司利用国家有关企业改制的相关优惠政策,把国有企业保值增值和保障职工利益作为双方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尽最大可能满足职工要求、照顾职工利益,及时对员工进行身份置换、劳动合同签订,并按国家政策足额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解除了员工后顾之忧。结合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公司对5年内临近退休年龄、工龄达30年的职工进行了调查摸底,出台了提前退休人员有关政策,在自愿的基础上,为18名符合条件的职工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

  公司大力推行制度化与情感化管理,制订员工满意工程实施方案,出台员工“三必访”制度,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开展员工满意度调研,及时反映员工诉求,鼓励员工对公司发展提合理化建议;先后解决了员工工作餐、薪酬调整及全员社会保险基数调整问题,为管网巡线人员配备了电动自行车,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公司坚持用新奥企业文化稳定人心、凝聚团队,通过开展文化融合培训、演讲比赛以及重要节日的文化传播活动等,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倡导“价值共创、价值共享”,引导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健康成长。为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打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公司开展了员工技能、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等级评定工作,构建内生型人才梯队,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扩大员工发展空间、提高薪酬待遇奠定基础。公司打破常规、实行管理干部竞聘上岗制,改制以来,已有6名普通员工走上各部门负责人管理岗位。

  公司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激发全员创新热情,多名员工参加新奥集团、新奥燃气控股公司组织的岗位技术比武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成为不同岗位的首席员工,一年内享受相关的岗位津贴,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更加高涨。大家努力适应新体制,融入新模式,自觉从行为规范、仪表仪容、劳动纪律和工作标准等点滴做起,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从多个方面提升职业化素质,涌现出一批岗位能手和优秀员工,员工敬业度不断提升,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初步呈现了争创更大业绩的良好局面。公司还编发内部网络刊物《洛阳新奥》、公司《简报》,成为领导和员工信息传递、心灵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公司积极在《洛阳日报》、《洛阳晚报》进行品牌宣传,并做客洛阳电视台《政府与百姓》电视直播栏目和洛阳新闻网视频直播特别节目《连心桥》,搭建企业与用户沟通平台,赢得了政府与百姓的理解和信任,也大大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荣誉感。

  4年创业,洛阳新奥华油燃气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管道燃气那蔚蓝色的火焰,在河洛大地上美丽地跳动着。我们有理由相信,洛阳新奥华油燃气人一定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永立潮头。一个“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的燃气企业,将与您风雨同行,共同见证洛阳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