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增购澳LNG量至760万吨/年
责任编辑:hylng    浏览:1471次    时间: 2011-12-13 11:48:00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中国石化集团12日宣布,与澳大利亚太平洋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APLNG)签署框架协议确立非约束性关键商务条款,中国石化每年从APLNG项目采购的液化天然气(LNG)量将达到760万吨/年,对APLNG的持股比例也将从15%增至25%。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石化此番增购股权、扩..

分享到:

中国石化集团12日宣布,与澳大利亚太平洋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APLNG)签署框架协议确立非约束性关键商务条款,中国石化每年从APLNG项目采购的液化天然气(LNG)量将达到760万吨/年,对APLNG的持股比例也将从15%增至25%。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石化此番增购股权、扩大海外天然气资源,迈出了公司布局LNG市场的重要一步。目前三大油在LNG业务上各具优势,随着我国天然气需求的不断提升,三大油也加紧抢滩LNG市场,并渐已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增购增持并行

  中国石化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项目的最终收购价格尚在洽谈中,正式签订收购协议估计要到明年。协议生效需获得中国政府和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局的审批,以及APLNG就第二条线作出最终投资决策。

  中国石化与APLNG的合作始于今年4月。当时,双方协议自2015年中期开始,中国石化从APLNG项目采购430万吨/年的LNG,为期20年,同时中国石化还将收购APLNG15%的股份。

  根据12日达成的框架协议,中国石化从APLNG采购的LNG量累计将达到每年760万吨,对APLNG的持股比例也将从15%增至25%。APLNG另外两大股东——康菲石油公司和澳大利亚Origin能源公司的持股比例则将均从42.5%降至37.5%。

  “此次合作中石化采购的LNG量比较大,这也是其增购APLNG股权的一块重要筹码。过去通过参股进行的LNG项目合作较少,多是直接海外购气。”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资料显示,APLNG项目包括在Surat盆地和Bowen盆地所拥有的丰富煤层气资源(开发期为30年)、一条长达530公里的长输管线和位于Gladstone市附近柯蒂斯岛(Curtis Island)上的多条LNG液化生产线。2011年7月,关于第一条生产线及可供两条生产线共用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案已获批准。

  三大油“抢滩”LNG

  据预测,2020年我国国内天然气需求将升至3000多亿立方米。按照我国LNG的使用计划,2020年产能将达到2400亿立方米。LNG的巨大市场潜力驱动着三大油相继出手,抢滩LNG市场。中海油着力最早,中石油、中石化涉足LNG领域的步伐也在提速。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海油已基本完成在沿海LNG产业的全面布局,在广东大鹏、福建莆田和上海洋山已有三个LNG接收站投产,另有五个LNG接收站处于建设阶段。中石油近日在大连和江苏如东分别有两个LNG接收站投产,其中大连LNG码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LNG接收码头,另有深圳大铲湾和河北唐山曹妃甸港接收站正在建设中。中石化也正迎头追赶,据悉其目前分别有位于澳门、青岛和广西的LNG接收站投产以及在建。

  “LNG方面,中海油起步较早,因此目前进展最大;但中石油、中石化一直以来陆地业务布局较广,因此也有一定陆地优势。”新华都商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这种格局的形成有一定历史原因,“之前中海油在油源、进口等方面做不过中石油、中石化,因此选择LNG作为突破点往外扩张。”

  有业内人士认为,南方省份的LNG市场目前看来较大。而从地区分布上看,中石化在南方的势力较强,因此未来其在LNG市场上的势头将更为强劲。

  林伯强指出,相较管道天然气,LNG的运输比较灵活,“凡是管道到不了的地方,LNG都可以有市场”。但另一方面,LNG的价格较管道天然气而言仍然较高,因此未来LNG市场可以做得很大,但管道天然气仍将是天然气市场的“主角”。“两者的差价主要在于管道怎么走;管道走得越远,其相对LNG的竞争力差距就越小。”他称。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