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平:阶梯气价可让多消费的人多掏钱
责任编辑:zoko    浏览:764次    时间: 2014-03-25 09:57:05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至此,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体系,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如何看待居民阶梯价格改革的重要意义?这一改革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何影响?记者采访了中国..

分享到:
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至此,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体系,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如何看待居民阶梯价格改革的重要意义?这一改革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何影响?记者采访了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 记者:在您看来,为何要推进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改革? 韩晓平:中国是世界上煤炭、电力消耗最多的国家,也是能源消耗最多、温室气体排放最大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均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平均的115%和140%,但人均GDP只有全球平均的70%。而且,长期以来,为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利益,我国对居民使用的资源性商品进行补贴,实行统一的廉价政策。这种普遍补贴的结果是,谁消耗资源越多,享受的补贴就越多,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的现实背道而驰。在天然气领域,3%的人竟然消耗了17%的民用气资源。 如果政府增加对资源性商品的价格补贴,就不得不减少用于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的投入。而以阶梯价格为突破口的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矛盾。通过阶梯价格使多消费资源的人群多负担,普通百姓不再为富人高消费买单,体现了制度设计的公平合理性。 记者:不少人认为,阶梯价格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公共产品交叉补贴问题找到了出路。对此,您怎么看? 韩晓平:长期以来,为保持CPI平稳,政府对居民使用的水、电、气等公共产品进行交叉补贴,以工商业的价格剪刀差补贴居民,从而大幅增加了工商业企业的负担。这一做法表面上看保护了民生,实际上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影响了老百姓的就业和收入,妨碍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到头来还是老百姓买单,背着抱着一样沉。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的交叉补贴,使一些垄断企业成本变成一本糊涂账,体制改革无法推进,矛盾交织难以捋清。 涉及老百姓的价格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价格改革受到外界的指责,很多理性的符合市场规律的改革难以推进。但问题是,资源性产品领域的改革如果不推进,未来肯定没有出路,矛盾也会越积越多。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对现有利益格局进行调整,以保护多数人的长久利益。本届政府下决心推进价格改革,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担当,在成品油价格等一系列成功改革的鼓舞下,紧紧抓住“阶梯价格”这个突破口,在维护多数百姓利益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交叉补贴的问题。 记者:怎么看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韩晓平:无论政府、企业,还是普通百姓,必须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阶梯价格体系的建立,正是采用价格手段引导全国人民节约使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每一个家庭切身利益的牵动,督促每一个人都亲身参与,树立起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的理念。 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意愿,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意识,大大超越了我们此前的预期。比如在阶梯电价推广之前,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LED灯生产国,但是商店里几乎买不到LED灯泡,很多老百姓甚至不知道LED为何物。而在推进阶梯电价短短的两年后,无论是大型建材超市,还是街头便利店,LED灯泡已经成为一种广泛销售的普通商品。在北京的家居店里,LED灯泡被放置在显眼地方,方便消费者选购,很多消费者一次就买好几个,一些百姓将全家的灯泡全部进行节能升级。消费者越来越关心产品能耗标准,节能电器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引导树立全民节约的意识,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打开了战略突破口。只要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中国梦”就不会遥远。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