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中标后尴尬:承诺与行动不一
责任编辑:zoko    浏览:924次    时间: 2014-04-28 14:50:21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一边是民企面临的进退不得与开发窘境,一边是以中石化为代表的央企已实现的大规模开发场景,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正在中国的页岩气市场上演。“到2015年,我们肯定在涪陵建成超过50亿立方米/年页岩气产能,2017年建成100亿立方米/年产能,涪陵将成为中国首个实现商业化..

分享到:
一边是民企面临的进退不得与开发窘境,一边是以中石化为代表的央企已实现的大规模开发场景,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正在中国的页岩气市场上演。
“到2015年,我们肯定在涪陵建成超过50亿立方米/年页岩气产能,2017年建成100亿立方米/年产能,涪陵将成为中国首个实现商业化运营的页岩气示范区。”4月14日,中石化(600028.SH)江汉油田副总经理胡德高告诉记者。
2012年3月,国土资源部宣布,201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将达65亿立方米,这也成为中国页岩气革命必须完成的“第一步”。为达到这一目的,国土部在当年底就对20个页岩气区块面向全社会进行招标,然而中标的很多业主却至今迟迟未能开始相关的勘探开发运作。
“主要是企业怕风险,第二轮中标企业报价太高。”有能源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在他看来,当时参与招标的绝大部分企业都是没有一点勘探开发经验的,招标时大家都不惜代价竞标,谋求中央开放油气领域的政策利好,但是一旦中标后,却发现勘探开发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所以等待观望,甚至谋划退标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更重要的是,“当时相关政府部门并未对相关区块进行勘探风险评估,就简单地将这些区块以商业开发的生产区块价格推出竞标,从而造成了大量社会资本的浪费”。该人士表示。
对此说法,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总经理郭旭升等石油勘探专家均表示认同。在他们看来,“25万亿立方米”也好、“36万亿立方米”也罢,这些已被国土资源部等机构披露的中国页岩气储量数据,多是没有经过认真评估的,“它们仅仅是估算,根本不能作为科学参考依据”。
在这些专家看来,中美地质差异太大,期望简单照搬美国经验不可行。“在整个涪陵页岩气发现之前,(中石化页岩气勘探)账面上已经投入25亿元,打了水漂。再加上过去几代的勘探投入,可能50亿、70亿元都不止。”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孙健爆出猛料。
涪陵突破的高昂代价
“涪陵页岩气气田的发现不容易。”中石化涪陵焦石坝气田的郭旭升这样感叹。
据记者了解,2009年起中石化即启动了在渝东南地区的页岩气勘探评价,在这个地区中石化划出了多个勘探区块,并将它们分别交给了包括勘探南方分公司、华东分公司等多支中石化旗下的勘探队伍。此外,在毗邻地区还有多支中石油勘探队伍,也在进行页岩气勘探。
“在焦石坝发现前,中石油已在整个四川盆地进行了数十年的勘探开发,涪陵区块甚至已经是他们放弃的区块;同时我们其他兄弟单位也在渝东南其他区块的勘探中无果而终。”郭旭升透露。然而他成功了。2012年11月28日,由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负责的探井焦页1HF井获得20.3万立方米/天高产工业气流。以此为基础,可建设总面积达284平方公里、储量达1697亿立方米的大气田,这是中国页岩气史上的第一个大突破。
据中石化方面提供的资料,截至目前,涪陵页岩气共生产3.6亿立方米,销售3.42亿立方米,销售额5.8亿元。
根据中石化的部署,负责开发的江汉油田2013年新建产能6亿立方米/年,并计划到2015年底至少建成50亿立方米/年页岩气产能,2017年底建成100亿立方米/年产能。
在此次调查采访中,记者也真正领略了一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井场至丁山勘探井的直线距离仅短短150公里,然而记者驱车耗时4个小时,其间沟壑纵横,汽车时而奔驶在山梁,时而又滑落至山谷。看似简易的道路,不时就出现大幅度的拐弯,有的甚至是180度的转向。
“这里的山民很少出山,几乎完全靠自给自足,但(道路)却给我们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十分高昂的成本。”郭旭升说。
据他透露,仅勘探南方分公司用于焦石坝勘探的费用就多达几亿元,这其中既有勘探支出,也有筑路、环保等费用。
“焦页1HF是成功出气了,意味着这些投资可以回收,但是那些勘探未果的(井),同样需要投入筑路、挖掘污水池等费用。”他告诉记者。
根据中石化的测算,未来涪陵气田页岩气在重庆当地的门站价格就将高达2.78元/立方米,而通过川气东送长输管道输往江浙的页岩气,其售价将达3.3元/立方米左右。
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川气东送营业部经理吴刚强补充道:“这还不包括0.4元/立方米页岩气开发政府给予的补贴。”
据他介绍,重庆当地政府希望能将更多页岩气资源留在当地,然而高昂的气价却使它们望而却步。为了搞好与重庆地方政府的关系,中石化只能以“串换”的模式,将小一部分资源留在当地。
招标后尴尬:承诺与行动不一
据记者多方调查发现,包括中石化在内的所有中国页岩气开采商都在面临一个尴尬的“窘境”,即页岩气是新生事物,没有勘探开采经验、没有现成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准则,更没有页岩气开采井场开采的守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第一代“页岩气人”去创建。
有当地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石油四川长宁区块勘探的地层与中石化的一致,都位于龙马溪,只是前者钻井至龙马溪的上部,而后者在下部,结果两家的页岩气产量就绝然不同。”
据他介绍,中石油是照搬了美国的经验,将钻井钻至龙马溪层上部即止,而没有地层页岩气储量等问题,因此长宁区块目前单井产量维持在1-2万立方米/天;而郭旭升却更多从中国地质结构等方面考虑,将井钻至下部,单井产量就达到了6万立方米/天,“随着输气管道的贯通,产量还会继续增大”。
据记者了解,自焦页1HF成功后,中石油已多次派员到涪陵气田学习,并依据中石化现有的准则重新安排计划。
事实上,中石油无疑是中国勘探力量最强的企业,它尚在摸索学习之中,更何况很多没有经验但却在页岩气招标中胜出的社会资本呢?
在2013年6月和2014年1月,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以及贵州省等组织了几次开发进展汇报会,结果仅有一两家企业的勘探工作取得进展,大部分企业一直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
在此前举行的两轮页岩气招标中,共有20余家企业获得了区块,然而目前只有中石化正式启动,其他项目多处于观望状态,甚至“河南某企业在获得区块几年后,才找相关钻井公司进行钻井试采。”
“目前,鼓吹大力发展非常规天然气,特别是页岩气的,都是那些市场专家和没有获得区块的企业,”一位关注页岩气行业的在华跨国公司高管向记者坦言,“拥有区块,并且拿出真金白银开发非常规资源的企业很少,基本都是经过多年勘探积累后,才敢大规模启动项目。”
曾经轰动一时的第二轮页岩气招标中,重庆黔江区块最后的赢家是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其承诺将在中标区块投入17.35亿元进行勘探;湖北鹤峰区块中标方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承诺投资10.96亿元;而中标贵州绥阳区块的华电煤业,也打算投入11.9亿元。
这些中标企业并不是将钱付给国土资源部,而是向国土部承诺在一定时间内、在中标区块上投入的工作量。
“中石化首轮竞标渝黔南川区块时,承诺三年内投入5.9亿元,这已是法定投资额的8倍,而重庆能投、华电湖北及华电煤业的投资更高出中石化一倍,甚至两倍,那么他们怎样才能盈利呢?”中标公告发布的当天,就有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的高层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出质疑。
民企四川宏华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弭表示:“相比而言,年营业额以百亿、千亿甚至万亿计算的石油央企不同,它们可以投入数十亿元,并在三年甚至五年不求回报,这是民营资本比不了的。”
因此,页岩气招标后,相关企业的圈而不采,甚至谋求退出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就要看国土部是否能执行相应的惩罚措施。”上述研究院高层说。
页岩气普查“不靠谱”?
2012年3月1日,国土资源部宣布:经普查,中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区)。其中,四川盆地、渝东鄂西地区、黔湘地区、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将是未来重点勘探开发和产量增长的区域。
随后据美国能源情报署估计,中国页岩气的储量世界第一,为36万亿立方米,远高于排名第二的美国的24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总储量的20%。还有机构宣传,中国页岩气储量竟达到了50万亿立方米。
对于这种种说法,包括郭旭升在内的专家们均向记者表示难以认同。
上述能源业专家就直言,这些数据多是没有经过认真评估的,它们仅仅是估算,根本不能作为科学参考依据的。“地下资源量在没有经过三维地震测量后,是不可能得到比较精准答案的,那些机构只是经过一两口井的数据搜集,怎能有中国量最大的判断呢?”
事实似乎也证实了中方专家的这种判断。2011年7月,中石化在国土资源部召开的首轮页岩气招标中中标渝黔南川区块。当时中石化承诺投资额为三年内5.9亿元,但郭旭升向记者透露:“经过3年的勘探,结果也不够好。”
那位能源业专家则指出,作为老牌石油企业,中石油和中石化已经把国内陆上油气储量比较好的区块全部在国土部进行登记,国土部再推出新的页岩气招标区块,能拿出来的还会特别突出吗?
“拿四川盆地来说,中石油是‘老人’了,它们将容易开采的、产量大的区块都拿去了;中石化来了,又把那些中石油不要的但有开发前景的登记了,剩余的基本就不咋样了。”他说。对此观点,张弭等在川渝当地经营多年的石油业界人士也予以赞同。
被抑制的热情:从补贴到价格
其实,对于中石化、中石油等已经取得“成功”的企业来说,它们最期待的仍是政策到位。
据中石化江汉油田副总经理胡德高证实,焦页1HF等页岩气井投产后,中石化已将相关样品报送国土资源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0.4元/立方米的财政补贴尚未到位。
根据国家能源局政策,页岩气补贴应于每年1月底前,由开发利用企业(包括中央直属企业)向项目所在地的财政部门和能源主管部门提出资金申请报告,并提供上年页岩气开发利用数量,以及录井、岩心分析数据、测井、压裂施工数据、压后监测数据和试采数据等勘探资料。再由财政部、国家能源局组织专家对地方上报的资金申请报告和审核情况进行复审,符合补贴条件的项目,将在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网站上予以公示(公示时间1周),而后对无异议的下达补贴资金。
观察人士向记者指出,涪陵页岩气田于2013年3月正式开钻,未能拿到补贴自然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的,然而对那些页岩气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是否能多几个申报时间窗口呢?
此外,吴刚强表示,政策上页岩气的价格是由市场定价,然而政策却又有规定,页岩气开发企业若在旗下同一长输管线输送页岩气和常规天然气,则天然气门站价格应施行常规气价格,“这无疑抑制了企业开发的热情”。
“我们制定的2.78元/立方米的价格已经是能够达到的最高价格了,但对于企业来说,仅仅只是保本。”他说。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