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市场极寒新变局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5821次    时间: 2021-01-18 21:24:54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突如其来的超预期寒冷天气,在大幅推高LNG现货价格的同时,天然气市场也进入新格局。在气荒与否的争论中,依然存在各地的用气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国家管网新运营,三大油和国家管网的责权利没有明确划分,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协调要保证供应。三大油和..

关键词:天然气 市场 变局
分享到:

突如其来的超预期寒冷天气,在大幅推高LNG现货价格的同时,天然气市场也进入新格局。

在气荒与否的争论中,依然存在各地的用气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国家管网新运营,三大油和国家管网的责权利没有明确划分,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协调要保证供应。

三大油和国家管网纷纷表态,发挥各自优势,加大生产、筹集气源。市场呈现紧平衡格局,JKM报价节节攀升,成交价已经逼近40美元。船租也急剧上涨,出现35万美元/天抢船运货。

国际天然气市场暗流涌动。在极端寒冷天气下,进口国的消费量大量飙升,一改年初东北亚现货价格低迷的状况,市场上供应紧张。形成新的供需格局的过程带动东亚市场LNG短缺,价格不断创新高。

现货逼近40美元

JKM(普氏的日韩LNG现货价格指数)过去一年价格从低谷到高峰,被认为比热炒的比特币还疯狂。

亚洲LNG现货JKM价格这周连续创出新高。周二上涨15%至32.494美元/MMBtu,是普氏2009年发布JKM指数以来的最高价格。还有贸易商报出更高价格,贸易商托克(Trafigura)周二向道达尔购买一船2月交货的LNG,价格高达39.30美元/MMBtu。

受到疫情冲击,2020年LNG消费多数时间不温不火。中国一些下游大用户,趁着管网改革的东风纷纷站到前台采购低价LNG现货,一时之间,海气LNG销售范围渗透进内陆省份,进口管道气连连退让。

2020年4月30日,JKM指数LNG现货价格低至1.83美元/mmbtu。很多下游企业签订LNG供应协议,其中有些挂钩JKM指数。所幸多数还没开始供货。

2020年12月份,中国国内多地出现能源供应紧张,LNG也出现连续涨价,多地价格超过10000元/吨,不过相比当下两周的形势,当时只是序曲。

进入2021年新年后,几波寒潮光顾。1月份JKM现货LNG价格接连上涨,翻番再翻番,两周内就到了接近40美元的高位,相比去年的低价,涨幅超过20倍,可以名列“大宗商品之王”了。

寒冷天气还在继续,日本对天然气的需求激增。市场紧张态势还在延续,紧俏的现货资源还有升值空间,连带船租也在不断上涨,这周已经出现35万美元/天的行情。高昂的LNG价格,在日本转化成高电价。在其他东亚市场则转化成市场恐慌情绪。

消费峰值新高

寒冷天气造成的供暖需求叠加疫情反复,中国的天然气消费也不断创新高。

国家管网发布了高峰日的数据。2021年1月8日当天,全国天然气日供气量达到13.2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6%。按照2019年天然气消费量算,平均全国每天用气量8.5亿方,即便考虑峰谷差,最近的用气量峰值也创了记录。

不过,创了记录的不只是天然气。各地用电负荷也创了记录。与电力相比,天然气供应的弹性不足,国内增产幅度有限,赶不上消费高峰的用气量。管道天然气的弹性不如LNG接收站,LNG接收站传导东亚地区的供需形势,引领市场气价波动。

LNG的价格是放开的,终端工商业用气随行就市,民用气价国家制定。这造成价格高涨时,直接出售LNG的套利动机,小型城市燃气企业购气难,实质是购低价气难,外界以为是来了气荒。

国家管网集团调控运营的管道日供气量达7.7亿立方米。供暖季以来,三大油企积极配合冬季保供相关工作,在筹备保供资源、精准调度运行、管网互联互通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1月8日,三大油企合计供气量12.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供气量的91.6%,其中,中石油供气7.85亿立方米,中石化供气1.93亿立方米,中海油供气2.33亿立方米。

2020年底至今,国家管网集团协同三大油企累计召开保供专班会议20余次,充分发挥“一张网”运行优势,与三大油企共同努力争取更多资源,优化管输方案,尽最大可能满足销售侧需求,顺利应对了2次寒潮考验。

归结起来,还是预料之外的寒潮影响。出大力的是三大油企,非三大油企的力量增长很快,LNG的作用日益突出,影响整体价格。

对LNG产业链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添加微信深度交流。申请“能源情报LNG供需”微信社群,请私信告知详细信息+附上名片,核实后合适则邀请

如何进退自如

目前,国内企业在LNG现货价格飙涨中的得失还没清晰。多数参照JKM价格的协议还没开始执行,短期内影响不大。

针对短期需求增加,冲在一线采购的还是三大石油公司。虽然心有怨言,但关键时期还是全力加强生产和现货采购。区别在于原先完整补贴链条下,石油公司承担了成本,下游企业分得了利润。改革后,利益格局调整,石油公司完全承担成本的动力不如之前。上下游都是竞争性市场,三大油公司要更多考虑市场情况。

当然,政策性保供的责任一时之间难以完全抛开,但是各家实际执行更讲究策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产业链承担成本。

前期加快建设的储气库也发挥了作用,不过价格机制在其中的作用还待仔细评估。储气库的商业模式本来是低价时储气、高价时出售,赚取价格差。价格的短期飙升,更是表明储气的调峰作用。

储气能力至关重要,要提前布局。现在储气的经济性没有体现出来,但要提前谋划。各种储罐都能调节需求。该投资就要投资,市场化越来越近了,要认识清楚天然气的时间价值。

价格是市场信号。只想着赚取低价现货的利润,而不做好价格剧烈波动的准备,迟早会被市场教训。长协有效锁定供给,长短结合,有效降低风险。长协和中短期协议、现货将达到新的平衡,企业也要找到平衡点。简单厚此薄彼,迟早掉坑里。

这样的大宗商品周期,是业内企业提升能力的极好机会。对照发现弱点,补齐短板,再次投入到天然气大市场中,机会还是很多。

另外,要利用金融产品来管理和对冲风险。

不要错过每一个周期,利用好都是机会。价格太低,会挫伤卖方投资积极性,价格太高,会减少需求,此起彼伏。能驾驭趋势和周期,才是真的行家。

问题从来不变

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都提到保供。说实话,保供这种提法和机制与油气市场化改革的方向相悖,不过权当是一历史说法吧。民生问题都是大问题。

入冬以来受大范围强降温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国用煤用电用气需求大幅攀升。煤炭、电力、天然气增产增供,煤炭日产量保持高位,发电量、供气量均创历史新高,保障了民生和重点需求。

政府要求,坚持宜煤则煤、宜电则电、宜气则气。组织气田安全满负荷生产,充分发挥储气设施应急保供作用,加强调度协调,有效保障有条件地区的供暖用气。压实各方保供责任,督促严格按合同保障煤炭、电力、天然气供应,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及时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

完善能源保供长效机制,全面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储气、储煤设施和应急备用电源建设,科学发挥煤电对高峰用电的支撑作用,切实保障能源安全。

这些话,是不是特别熟悉。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是重点,问题都清楚明了。

国家发改委之前发布会提出建立日调度机制,提前统筹谋划,加强协调调度,从供需两侧发力,做了一系列充分准备。

具体涉及到产供储销各方面:增加资源供应。督促上游供气企业保持气田安全满负荷生产,增加供应。统筹优化各接收站窗口期安排,全力增加现货LNG资源采购;重点保障北方地区取暖用气需要。

发挥储气调峰作用,统筹使用好储气库和沿海接收站储罐。管存提高到高位水平,必要时发挥管存的调节保障能力。增加“南气北上”。保障LNG船舶及时靠港接卸。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精准有序“压非保民”。协调解决影响供暖供气的个案问题,对一些供需矛盾突出区域加强资源调度保障。

每一个问题都反反复复说过,都对应着投资机会。这里重新复述也算是再次强调。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