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博弈欧洲输气管道50年,逐渐成俄美较量的工具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1035次    时间: 2022-01-05 15:12:23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近日,作为欧洲天然气主要供应国,俄罗斯减少并暂时停止一条主要天然气管线“亚马尔-欧洲”线的天然气供应,这给欧洲带来巨大影响,欧洲多国天然气价格创下新高。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天然气管道,历史上一直是各方势力博弈的“棋盘”。俄欧“东汽西输”的形成欧洲,特..

分享到:

近日,作为欧洲天然气主要供应国,俄罗斯减少并暂时停止一条主要天然气管线“亚马尔-欧洲”线的天然气供应,这给欧洲带来巨大影响,欧洲多国天然气价格创下新高。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天然气管道,历史上一直是各方势力博弈的“棋盘”。

俄欧“东汽西输”的形成

欧洲,特别是西欧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当地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巨大。但当地的油气资源与需求量相比极其匮乏,有数据显示,欧盟所需八成多的石油和七成多的天然气依赖进口。而俄罗斯恰恰是世界上天然气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对俄罗斯而言,其作为能源净出口国,也需要通过能源贸易来带动国内的经济增长。为便于天然气资源出口,俄罗斯与相关国家合作修建了“北溪”“北极光”“兄弟”“联盟”“蓝溪”“南溪”等多条天然气输送管道。

1930年,苏联提出“要在民用及工业领域广泛利用天然气”。20世纪40年代,苏联开始向波兰出口天然气。随后的管道建设陆续展开。到1946年莫斯科市实现了天然气化,标志着苏联现代天然气工业的诞生。从1950年代起,苏联相继发现一批气田,到1970年苏联的天然气探明储量近30万亿立方米,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上天然气储量最大的国家,随着西西伯利亚的几个特大气田先后投入开发利用,到1983年苏联又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气国。

冷战时期,苏联的油气一度成为华约各国的“福利”,也成为苏联“老大哥”拉拢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小弟”的手段。比如德鲁日巴管道,又称友谊输油管道,就是一条1960年开工的苏联经过波兰向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和匈牙利等国家输送原油的管道。天然气方面,苏联铺设了多条从西西伯利亚气田至境内欧洲地区的输气管道,截至1989年,苏联境内干线输气管道总长约21万公里,这成为其出口的基础。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苏联先后修建完成了“联盟”和“兄弟”两条天然气管道,从管道的名称上就能一窥其政治意图。

当年苏联的油气管道并非到柏林墙就终止的,欧洲的众多北约国家也需要来自苏联的能源。欧洲的北约国家用上苏联的天然气从1968年就开始了。

“兄弟”天然气管道经乌克兰至斯洛伐克,之后分为南北两路,一条输往德国、法国、瑞士等国,另一条输往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北极光”管道1985年建成,经白俄罗斯至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等国。“联盟”管道包括南北两条主干线,北线经乌克兰至德国、法国,南线经乌克兰和摩尔多瓦,至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土耳其等国。“蓝溪”管道是经黑海海底输往土耳其的线路,是个跨世纪工程,建设周期达到8年。“北溪”则是穿波罗的海抵达欧洲大陆,约10年前刚投入使用……这些管道犹如欧洲大陆上的血管,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源源不断地将西伯利亚的天然气送往欧洲诸国。

麻烦随着苏联解体都来了

看一下欧洲天然气管道的分布图就不难发现,由于地理原因多数管道是横穿乌克兰的。当年乌克兰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时还好说,但随着苏联解体麻烦就来了。天然气管道从苏联的内部规划变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国际问题:一方面,乌克兰油气资源匮乏,需要大量使用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虽输送不成问题但花销巨大;偏偏乌克兰又不富裕,不仅拖欠俄罗斯天然气费用,还有盗用之嫌;另一方面,俄罗斯要从德、法、意等国支付的天然气费用中拿出一部分给乌克兰作为“过路费”,这笔平白多出的开支也让俄罗斯不爽。再加上地缘政治的复杂因素,俄乌之间的关系渐行恶化,可以说从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两国之间每年都会为了天然气问题起争执,偶尔还会发生剧烈摩擦,不时上演俄罗斯给乌克兰“断气”或“威胁断气”的戏码。

俄罗斯为绕开乌克兰,提高向欧洲供气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在上世纪90年代修建了“亚马尔-欧洲”管道,其路线经白俄罗斯、波兰到德国,近日吸引国际关注的正是这条管线。而引发这场风波的关键是另一条管线——刚刚建好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获得各国认证的问题。“北溪—2”是一条新的经波罗的海向欧洲输气的管道,也是由俄罗斯和管道利益相关方的欧洲国家借由商业合作共同建设的,项目耗资近百亿欧元,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的1000余家公司参与。因美国的制裁和阻挠,项目虽已建成但其运营资格认证在某些国家受阻。国际社会猜测,俄罗斯近期在“亚马尔-欧洲”管道的操作正是为推动“北溪—2”的进展。

美国反对的背后

美国历来对俄欧油气管道建设持反对态度,其背后有多重考量。经济方面,欧洲是美国天然气出口的一大市场,俄罗斯是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方面,美国担忧欧洲盟友在能源上对俄依赖越来越重,俄欧利益联系愈加紧密,这将对美国非常不利。实际上,美国对于俄欧油气管道事务的插手很早就开始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的“友谊”输油管道建设就曾引发不小的国际争端。美国下大力气用足各种手段,阻止德、英、法等国向苏联出口高端设备,转移先进技术,一度引发冷战时的技术贸易战。另一方面,美国积极寻求欧洲各国的能源替代方案。对此俄罗斯后来推出反制措施,联合中亚国家修建沿里海海岸的天然气管道,一方面协助中亚国家向欧洲输气,一方面打消欧洲国家对过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顾虑。

“友谊”曾引发东西方“输油管冷战”

多年来,美国出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种种原因,想方设法阻挠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多条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建设。美方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今听来并不新鲜——实施产品禁运和技术封锁,但美国未获成功。

“友谊”输油管道,或音译为德鲁日巴输油管道,总长度近万公里,是世界上长度最长的输油管道,它是一个由俄罗斯向中欧和东欧国家输送原油的大型输油管道系统,管线分为两线,分别通往德国和匈牙利等国,两期工程分别于1964年和1973年完工。该工程的主要建设和受益方都是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员国,该委员会地位相当于社会主义阵营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建设该输油管道系统的建材和机械装备等由签署国共同提供。第一期工程建设周期为1960年至1964年,当时的波兰、东德和匈牙利等国均从中获益。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时,苏联为友谊输油管道系统进行扩展建设并开始大规模的天然气管道建设。苏联为获得大口径钢管技术以及价格低廉的钢材,还和西欧国家进行了原油换钢管的交易;而美国极力阻止苏联获取钢管技术,阻碍苏联成为美国西欧盟友的主要能源供应者,各方博弈一度引发了东西方之间的“输油管道冷战”。

为实现苏联向欧洲的油气传输,大口径管道运输最经济,据测算,如果输油管道采用40英寸钢管,运费要比24英寸钢管节省39%,比铁路运输节省72%。而当年苏联恰恰不掌握大口径钢管的制造技术,美国却拥有全球77%的24英寸以上钢管的生产能力。但由于美国自“二战”结束后即对苏联及其社会主义盟友实施贸易禁运,莫斯科除了用石油向欧洲换取相关设备之外,别无选择。对它而言,如果促成和稳定这一交易,不仅可以增加外汇,强化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话语权。而且客观上也能够反向加强欧洲对苏联石油的依赖,分化美欧同盟。

美国中央情报局发现,在苏联拟从西欧进口的石油设备和技术的清单里,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大口径的输油钢管。为达此目的,苏联不惜以极低的优惠价格给西欧国家供油,比给自己东欧盟友的价格还要低得多。此举开始效果比较明显,1958-1962年间,西德成为苏联最大的钢管供应商,占到了苏联大口径钢管进口总额的2/3,意大利、瑞典和日本则得到了剩余的钢管订单。后来,美国政府官员和寡头公司齐上阵,政治胁迫和经济利诱多种手段并举,极力限制和延迟苏联获得大口径钢管相应技术和产品。但美国并未完全构筑起针对苏联的禁运联盟,它无法禁止非“北约”成员国日本、中立国瑞典及东欧的罗马尼亚等国向苏联出口油气管道,也不能阻止苏联自主研制并生产大口径钢管。1966年,随着苏联可以自主生产40英寸钢管,华盛顿也传出了宣布结束对苏钢管禁运的消息。

到了1970年代末期,类似的情况再次上演,这次美国将苏联急需的大口径管道、压缩机站和优质钢铁都列为对苏禁运产品。但当时恰逢欧洲经济萧条时期,对西欧国家来说,苏联的订单绝不仅是订单,而是经济复苏的希望,它意味着成百上千万的失业工人能够重回工作岗位,意味着数十亿美元的出口额度。所以,苏联的“橄榄枝”引来德、法、意各国的激烈竞争,完全置美国的意见于不顾。为此,美国不断通过多边组织如国际能源组织、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以及北约等给相关盟友施压,并悍然宣布扩大经济制裁范围,将总部不在美国的大企业也纳入违禁制裁名单。讽刺的是,就在美国单方面宣布制裁的当天,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抗议照会就送达了白宫……

俄罗斯欧洲油气管道走过数十年风雨,逐渐形成四通八达的能源网络,这足以证明两点:其一,在真正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前提下,所谓“政治联盟”不可靠;其二,利用禁运和技术壁垒作为政治杠杆,充其量只是一种笨拙的武器,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