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少煤炭用量或提早达到排放峰值
责任编辑:zoko    浏览:858次    时间: 2015-06-11 10:29:04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6月10日,两家国际环保组织发布研究报告,提出中国未来5-15年的控煤目标,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巴黎气候大会倒计时还有不到5个月,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发起的“中国控煤项目”在京发布报告指出,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中国碳排放在 203..

分享到:

6月10日,两家国际环保组织发布研究报告,提出中国未来5-15年的控煤目标,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巴黎气候大会倒计时还有不到5个月,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发起的“中国控煤项目”在京发布报告指出,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中国碳排放在 2030年左右尽早达到峰值,中国煤炭年消费量到2020年应控制在40亿吨以下,到2030年下降至35亿吨以下。

根据国家统计局2月份公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煤炭消费量约为35.1亿吨,煤炭消费总量出现本世纪首次同比下降。但这个消费量依然超过全球的50%。在中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最高,超过60%。

新发布的研究报告题为《碳排放控制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约束及相互影响》和《省域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与煤炭总量控制相互作用分析》,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合作中心撰写完成。

从实现全球 2°C升温控制目标出发,报告在假设2100年前全球人年均碳排放相等的基础上,对中国可能面临的碳排放空间约束进行了研究。

报告认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应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在2050年回落到2010年左右的排放水平。

如果分地区看,碳排放试点地区在 2020 年前后基本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东中部发达地区在 2020 年后碳排放不再增长,到 2025 年基本达到峰值。中西部中等发达地区在 2015 年到 2020 年间将经历碳排放快速增长期,在 2020 年后排放量增长有放缓趋势,到 2025 年达到平台期,在 2030 年后碳排放开始下降。西部欠发达地区由 于发展相对落后,2025 年后开始受到更强的碳强度约束。

报告还对比了不同预测情景将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和社会经济效益影响。NRDC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说:“煤炭消费控制除带来温室气体和黑碳的减排效益远不止于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包括巨大的健康效益,显著减少雾霾天气,减少尘肺病等职业病的发生,保护水资源及生态系统,这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效益。”

早在2009年,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就已达成共识,为避免高温热浪、风暴潮、干旱、暴雨等极端气候灾难的频发,全球温度相对于工业化前温度的升幅须控制在2℃以内。若要实现2℃临界目标,全球剩余碳排放空间已十分有限。

中国本身也是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国家。国家气象局观测,1961年到2010年,中国地表平均温度、平均最高和最低温度均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有 “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地区, 85%至90%的冰川均出现萎缩。受到海平面升高等因素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海水入侵现象并威胁到流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另外,一些极端的天气灾害也给气候脆弱地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013 年,中国人均碳排放不仅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更是超过了欧盟的平均水平。发布在《自然地球科学》的论文《持续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对达成气候造成影响》相关数据显示,2013 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61亿吨左右,其中中国排放100亿吨,占全球总排放量的 28%。

就在2天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的碳排放极有可能在10年内开始下降,并在2025年达到峰值,这比《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提到的2030年预期要早5年。国际能源署发现,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全球排放量在2014年没有增加,英国《金融时报》对此评论说,这主要归功于中国,中国减少了煤炭的使用量——这是碳排放的最大来源之一,并增加了水电、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装机容量。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