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报告对于中国煤炭市场关注了什么?
责任编辑:becryo    浏览:1402次    时间: 2018-01-30 12:10:14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虽然中国的燃煤发电在增长,但中国的煤炭需求在2014、2015、2016年持续下降。不过,到2022年,煤炭仍占中国能源需求的55%以上。”这是国际能源署(IEA)在其最新发布的《煤炭市场报告2017》中做出的论断。    IEA表示,造成中国燃煤发电增长与煤炭需求连续三..

分享到:

 “虽然中国的燃煤发电在增长,但中国的煤炭需求在2014、2015、2016年持续下降。不过,到2022年,煤炭仍占中国能源需求的55%以上。”这是国际能源署(IEA)在其最新发布的《煤炭市场报告2017》中做出的论断。

  

  IEA表示,造成中国燃煤发电增长与煤炭需求连续三年下降这一鲜明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小型工业和民用燃煤锅炉的燃煤替代,同时,电力、钢铁和水泥行业的能效提升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2018年1月28日上午,IEA在北京召开《煤炭市场报告2017》中国发布会暨可持续能源发展专题论坛。除了发布报告之外,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力联合会、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世界资源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也共聚一堂,对中国煤炭发展问题各抒己见。

  

  全球煤炭发展与中国高度相关

  

  报告分析了中国对于全球煤炭市场的影响,认为全球煤炭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煤炭的变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报告认为,2014年以来全球煤炭需求下降了4.2%,中国是主要的推手。2016年,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增加的煤炭消费无法抵消中国和美国、英国的大幅下降,全球煤炭需求连续第二年下降。

  

  IEA表示,作为迄今为止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中国煤炭需求将呈结构性而缓慢的下降,加之欧洲、加拿大、美国的煤炭需求也在下降,使得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达到55.3亿吨标准煤,仅仅略高于当前水平(2016年53.57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煤炭消费几乎停滞十年左右;尽管2016-2020年间燃煤发电量每年增长1.2%,但到2022年其占电力结构的份额降至36%以下,为IEA开始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关注中国政策对煤炭发展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重点关注了中国政策对于煤炭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成为政策调控的重点所在,预计有1亿吨工业(不包括钢铁与水泥行业)和民用领域的散煤将被天然气所替代,加上重工业发展已经饱和,到2022年这段时间内预测的煤炭需求将下降,尽管在煤炭转化和燃煤发电领域的增长仍将持续。

  

  另一方面,保证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和采煤的安全性是近期的政策重点,而为了避免使煤炭行业拖累中国经济的发展,该行业的竞争力是另一项中期目标。“但削减成本极具挑战性。”

  

  IEA认为,关停或合并效率低下的煤矿、缓解煤炭运输瓶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但会被资源条件恶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不断增加的运输距离所抵消。产能过剩的问题亟待解决,而煤矿关停和失业等社会问题对地方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各专家对中国煤炭发展的讨论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

  

  1、未来20年之内,煤电仍然是中国电力的主体。这既有中国整体能源转型的要求,也有煤电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方面,煤电是支撑中国电力转型、能源转型的基础,要保证电网的安全,要支撑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不稳定性,需要靠煤电调峰,需要煤电做更多的辅助服务。

  

  另一方面,按照技术经济评价,一个燃煤电厂的运行年限是25年到30年,中国电厂平均年龄(已经运行年龄)大概11年到12年,百万千瓦机组的年龄也就是在4年左右,即便按照25年评价的话,也需要10-20年。

  

  2、如何解决中国电力和煤炭的矛盾,还是要坚定地走市场化道路,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对当前来说,如何加快煤电联动机制,以及政府的综合协调,这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王金照:

  

  1、要在能源转型大背景、大框架下来看煤炭的发展。煤炭相当长时间内在电力系统中还是占很重要的比例,这是大家有高度共识的。但是,要避免两个倾向,一个是煤炭企业要避免规模扩张、规模发展的倾向。另外,也不能过于悲观,不再关注煤炭及煤炭供应,如果煤炭供应短缺,可能会对市场产生很重要的负面影响。

  

  2、煤电协调问题,从长远来看,还是要靠市场化方向来解决,当然,政府可能会在里面扮演协调性的作用,最终要靠双方在市场多次博弈当中达到一种平衡。

  

  3、煤改气与散煤治理的问题,从长远而言,还是要用清洁能源来替代散煤。现阶段煤改气过程中出现的天然气供应问题,实际上是天然气发展中深层次问题的反映,包括管网建设问题、储气库建设问题,当然,更核心的是价格机制的问题,以及市场结构问题、政府监管能力问题。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知识中心能源专业知识服务系统技术负责,教授级高工田亚峻:

  

  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有能力的单位应该建立能源大数据,能源大数据除了反映能源从生产到消费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过程之外,还要把能源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安全、市场、气候等广泛联系起来,在此能源大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整体均衡的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在解决一个问题、出台一个政策时候能够对另一些维度的问题进行考虑,比如进行煤改气或者煤改电过程中,能够对涉及到的民生等其他问题有所预测,避免问题的转移。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李来来:

  

  1、煤炭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高度相关,经济转型是能源革命最大的机会和潜力。我们做过一个计算,如果二产向三产转型,一个百分点带来的节能潜力是80%以上,也就是说,万元GDP的碳排放会减少80%。

  

  2、与全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政策力量非常大。通过我国的制度优势,能源革命能更有效地取得成功。现在我国政策和机制的改革都面临着能源走向的问题;我国现在进行的电改、碳交易,相关政策是什么导向,都会影响一些示范的进行,这些示范的成功也会影响我国的能源趋势。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