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产煤7.46亿吨 陕西为保障能源安全“压舱顶梁”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443次    时间: 2023-03-09 10:15:15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春回大地!在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百米深的矿井下,智能采掘设备高速运转,开启煤炭的保供之旅;纵横交错的沟峁间,满载煤炭的火车呼啸而过,奔向全国各地;引人瞩目的银色煤化工装置,不断吐出雾气,完成煤炭“由黑到白”的蝶变……陕煤集团榆林化学煤炭分质利用..

分享到:

春回大地!在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百米深的矿井下,智能采掘设备高速运转,开启煤炭的保供之旅;纵横交错的沟峁间,满载煤炭的火车呼啸而过,奔向全国各地;引人瞩目的银色煤化工装置,不断吐出雾气,完成煤炭“由黑到白”的蝶变……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年产一百八十万吨乙二醇工程生产装置(资料照片)。 陕报通讯员 郭文静摄

2022年10月28日,陕煤集团小保当矿业公司火车装车站正在自动装煤(资料照片)。 陕报记者 袁景智摄

镜头一    智能机器人“上阵”   产量连创新高

6时左右起床准备,排队坐车入井,启动设备……2月28日,陕煤集团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综采三工区副区长侯伟照常开始一天的工作。

10年前侯伟入职时,陕北的煤矿已步入综合机械化采煤时代,采煤机、液压支架、皮带机等机械设备在矿井下普遍使用。但这些大型机械设备运转仍需大量的人力辅助。

“一个综采队至少有100多人,大家在煤灰笼罩的矿井下,拿着铁锹卖力干,一个班8小时能生产1万多吨煤。”侯伟说,而现在,矿井下都是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有成套智能化生产设备,工人动动手指,按个按钮,煤就采好被运到地面了。

采煤工艺从“综采”变成“智采”,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煤炭生产供应大省,陕西的煤矿智能化建设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与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推动陕西煤炭工业加速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陕西已建成114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7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15处煤矿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矿井名单。灾害集中的咸阳市90万吨/年以上在产矿井全部实现智能化开采。

智能化成果在陕西煤矿实现多场景、多维度应用:地面一键启动,井下采煤机根据采区大数据指令和工作面三维地质建模自主割煤;半煤岩巷道智能掘进机器人系统,自主进行掘、支、运平行连续作业,一次成巷;搭载高清摄像机、热成像模组、声学列阵和多路气体传感器的巡检机器人,24小时“紧盯”井下变电所、水泵房等现场设备,实时监测现场温度、声音、气体等。

对侯伟而言,煤矿智能化建设持续推进带来的不仅是劳动量的减少、效率和安全感的提升,还带来了“危机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矿采、掘、机、运、通等全生产工艺流程深度融合,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工人提出了更高要求。煤矿行业正在加速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现在我们综采队队员都是本科生,其中还有一些是研究生。”侯伟说。

智能化浪潮席卷,改变了煤炭行业生态,释放了煤炭生产先进产能。2021年,陕西煤炭产量突破7亿吨;2022年,煤炭产量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增长5.4%,达7.46亿吨,居全国第三,约占全国产量的16.8%,有力支撑了煤炭安全稳定供应。

镜头二    60%以上的煤炭保供全国

同在煤炭工业这条链上,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延安运营维修段指挥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陈增科感受到的压力不比侯伟小。“浩吉铁路2019年9月开通,2020年煤炭运量就达到了2008万吨,2022年达到5792万吨。3年时间,浩吉铁路煤炭运量成倍增长。”陈增科说,“今年设定的目标是全年运输7000多万吨。”

目标任务的上调意味着工作量增加,但这并不是陈增科在意的,让他绞尽脑汁的是如何进一步释放浩吉铁路运输潜力。

近年来,陕西始终把能源保供摆在突出位置,紧盯煤炭生产、运销、稳价等各环节,推进“公转铁”,持续提升跨省区能源保供能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压舱顶梁”,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全长1800多公里的浩吉铁路,途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7省(区),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也是国家“北煤南运”最长的煤炭运输战略大通道。通过浩吉铁路,陕西的煤炭最快一天便可送达湖北、湖南、江西的重点用户。

陈增科负责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给浩吉铁路配空车。

浩吉铁路设计年输送能力为2亿吨,要充分释放这条“北煤南运”大通道的作用,配空车是项关键工作。“去年浩吉铁路开行万吨重载列车,根据各车站特点和设备设施要求,我们确定快捷有效的装车方案,规范作业流程及标准时长,实行优先批车、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放行、优先卸车原则,提高运输效率。”陈增科说,延安运营维修段还加强了不良车的利用,并利用智能化运输调度指挥系统,动态掌握浩吉铁路运输列车状态和编组内容,进一步释放浩吉铁路运力。

今年,在原有举措的基础上,陈增科和同事还想了一些“新招”。比如,每月重点对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万吨重载列车运行曲线、各站到发线道岔及曲线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全力确保万吨重载列车运行安全有序。再比如,在浩吉铁路靖边东站安装货物装载状态视频监控系统,把原来人工检测升级为智能化系统检测……

外送通道畅达,陕西煤炭保供四方。2022年,陕西发往省外的煤炭约4.63亿吨,约占全省煤炭产量的62%、销量的64%。其中,2.41亿吨通过铁路发往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浩吉铁路的发运量约占铁路总发运量的24%。2023年前两个月,浩吉铁路已运送1046.66万吨煤炭,同比增长332.19万吨、增幅达46.5%。

镜头三    现代煤化工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陕西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的贡献中,有煤化工产业书写的重要一笔。“陕西煤化工产业走在全国前列,建成了一批技术领先的标志性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公司副总经理郑宝祥说。

扎根煤化工领域20多年,郑宝祥参与、见证着陕西现代煤化工产业的进阶。“20世纪90年代,我被分配到渭河化肥厂。当时,渭河化肥厂的水煤浆气化制合成氨项目引进了国外最先进的水煤浆气化技术,由日本总包设计建设,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工艺技术,在国内都是领先的。”郑宝祥说。

彼时,现代煤化工产业刚起步,郑宝祥刚大学毕业,凭借兴趣,他一头扎进了现代煤化工领域。转眼20多年过去了,郑宝祥乐此不疲,在现代煤化工领域踏浪而行,探索前沿技术。

“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通过对煤炭拔油、提气的方式,实现资源高效转化。项目成功实施后,将开辟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煤制芳烃新路线,推动煤化工、石油化工和高分子材料错位发展成为现实,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全新的战略性方案。”郑宝祥说。

3年奋战,郑宝祥把所有心血倾注在项目上。如今,该项目一阶段建设的180万吨/年乙二醇工程全系统实现满负荷运行,产能占国内煤基乙二醇总产能的17%;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启动工程实现投料连续运行500多个小时,工艺流程全部打通,创造了行业奇迹。

现在,郑宝祥又全身心投入到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热解启动工程后续生产试车过程中,积极建设我国首个单系列百万吨级粉煤热解工业示范装置。“先把煤里的石油提取出来,然后再进行利用。按照目前的技术研究,每100吨煤中可以提取16.8%的石油。如果这个示范项目能成功,对我们国家石油安全有重大意义。”郑宝祥说。

在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历程中,陕西建成了许多引领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项目。特别是近年来,陕西在煤炭利用方面开展煤制油、煤制化学品、煤油气综合利用等现有煤化工技术升级示范,开展多产业互补融合示范,大力发展以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为代表的高端专用化学品和高端化工新材料,大幅提升现代煤化工产业链供应链高端化水平。

如今,陕西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油等产能在全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榆林被确定为全国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全球规模最大煤基乙醇项目——延长石油榆神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世界首套煤制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5万吨/年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等一批技术领先的现代煤化工项目陆续建成……

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的大道上,陕西正阔步前行。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