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的面目能否变得更清晰
责任编辑:lnggas    浏览:952次    时间: 2009-11-29 08:23:52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眼下,涨价正在变得扑朔迷离。  从十多天前武汉的大量出租车排长龙加气开始,天然气紧缺就比甲型H1N1更具传染力,短短几天内就使郑州、南京等多个城市相继告急。为保障市民生活,太原市停止了工业用气,紧急从临汾每日调进10万立方米。中石油一再解释“日供天然气..

分享到:
眼下,涨价正在变得扑朔迷离。

  从十多天前武汉的大量出租车排长龙加气开始,天然气紧缺就比甲型H1N1更具传染力,短短几天内就使郑州、南京等多个城市相继告急。为保障市民生活,太原市停止了工业用气,紧急从临汾每日调进10万立方米。中石油一再解释“日供天然气近两亿立方米,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可老百姓只关注一件事:生活不能“断气”。

  这场“气荒”来得猝不及防,显得蹊跷怪异。

  能源专家韩晓平指出,“地下储气库的投资不足是主要原因”。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23日回应说,根本原因是天然气需求旺盛。前者将责任归咎于部门工作不力,后者将原因推向市场内生的压力。

  我国南北天气突变,消耗量猛增,确实是这一危机的客观成因。但我们记得,2008年春节前南方的那场雪灾后,各地各部门或表态或承诺,保证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机制,切实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前车本可鉴,而今又重演,其根本原因在于相关利益链的斩不断,理还乱。

  从目前舆论来看,众多专家和民众反应激烈,包括央视的《东方时空》和《新闻1+1》也在质疑:“气荒”难道是人为制造?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垄断国企难道在与公众“躲猫猫”?这样的猜测不无道理:用公众利益作筹码可以形成“价格逼宫”的态势―那是下一轮天然气涨价的开始。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认为,“在相同热值情况下,天然气比汽油便宜,使得社会各界更愿意使用天然气。”其话外音可能是,涨价将成为有关部门打击天然气需求量的重磅武器。

  “气荒”,竟戏剧性地导出了涨价这一绕不开的主题。

  如果只是气价涨也就算了。可与之携手的,还有水价。

  今年1月1日,广州自来水全面提价,紧接着南京、上海、沈阳、昆明、兰州等地相继通过“听涨会”的形式宣布提高水价。本月23日,北京水务局为涨价而摆出的理由十分强硬:解决供需失衡,缓解资源短缺,促进用水节约。

  其实,各大城市都经历了从政策性低价到市场化计价的转变,但回头来看,水务企业似乎总也摆脱不了“水价涨―企业亏―水价再涨”的怪圈。每次在与公众利益的博弈中,企业利益总是赢家。

  此外,过去的11个月间我国5次上调油价,3次下调油价,媒体戏称之为“5比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中国资源价格长期处于低位运行,历史欠账太多,另一方面现在经济回暖,暂无通胀压力,这正是资源价格改革的最佳时机。其言下之意是:价格势在必涨。

  其实,能源涨价并不是涨与不涨的判断题,而是何时涨和涨多少的选择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所有的价格上涨时,公众都看不到企业在经营管理、成本核算等方面的翔实数据。反倒有群众说:“自来水公司说亏损,可一些员工福利并不差,钱从哪里来?”有人问,一些企业的天价高薪和“天价吊灯”怎能说明企业经营艰难?还是国家信息中心石油问题专家牛犁的话耐人寻味,“中国的能源价格调整过程就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

  仍以水为例。我们并不否认目前城市用水的价格未能反映价值,但涨价未必就能解决问题。国际上通行一种“累进式阶梯水价”,其在确定基本定额的基础上只对超额部分收取高价,就是一种促进节约用水、保障弱势用水者利益的计价方式。水作为国计民生须臾不可或缺的物品,不能搞一刀切的涨价,政府必须施行价格管控,对企业进行成本约束。如果任由企业携公众利益向政府施压,把企业的不当成本向公众转嫁,从而自说自话地涨价,发展无疑将变得不可持续。

  2009年注定是最受争议的“涨价年”。国家发改委近日多次提出要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的改革。从以往一改就涨的规律来看,水、电、煤、油、热的价格或将全线上调。不同于可以充分展开市场竞争的其它产品,对于资源型产品,目前舆论关注的焦点应当是:相关方面能否给出令人信服的涨价依据。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