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天然气若涨价谈何保民生
责任编辑:lnggas    浏览:905次    时间: 2009-12-02 18:02:26       | 作者:刘 涛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近日我国从北到南先后遭遇冰雪灾害,各地天然气消费猛增,导致西气东输管道中天然气管存量大幅降低,武汉、杭州、南京等一些中东部城市的天然气供应尤显紧张。事实上,自去年12月成品油定价机制推出后,有关部门便已着手酝酿水、电、煤炭和天然气等资源、能源产品的定价机制。

分享到:

  近日我国从北到南先后遭遇冰雪灾害,各地天然气消费猛增,导致西气东输管道中天然气管存量大幅降低,武汉、杭州、南京等一些中东部城市的天然气供应尤显紧张。

  不过,根据一些业内人士的观点,天然气价格偏低,使得上游生产商利润过低,缺乏激励以扩大生产规模亦是造成此次天然气供应告急的一个重要诱因。言外之意就是,要想缓解国内天然气供应紧缺局面,提价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事实上,自去年12月成品油定价机制推出后,有关部门便已着手酝酿水、电、煤炭和天然气等资源、能源产品的定价机制。今年3月,天然气改革的大致思路就已敲定――无非又是“国际接轨”四个字。这场冰雪天灾的降临,似乎为天然气涨价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

  应当承认,“市场价格决定论”有一定道理。但问题是,真实世界并不像教科书那般简单和理想化。人们有理由质疑:国内天然气供应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吗?成本是否真的不存在下降空间了?谁才是天然气的主要消费者?当然,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即价格涨上去是否还下得来?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价格歧视等经济手段来协调市场的“理”与民生的“情”之间的冲突。一是进一步拉开民用和工业用天然气价格差,保证民用天然气价格的稳定,而让工业企业来承担天然气涨价的大部分压力,不应继续给予其价格优惠;二是借鉴电力市场“阶梯式累进电价”的定价方法,先通过广泛抽样来确定一个户均用气量基数,在此基数内价格不变,超过基数部分则分阶段实行更高收费标准。如此既无碍民生,也可有效遏制不必要的浪费。

  不过更应指出的是,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应建立在由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的价格协调基础之上,而不能由单一政府部门或少数企业说了算。从一个更长远的视角来看,还应当放开能源行业竞争,鼓励更多民营企业进入天然气勘探、开发和批发零售环节,通过竞争降低生产成本,并压缩垄断企业的暴利空间。

  一方面要“保民生”,一方面又要提升民生消费品价格,这本身也存在政策上的不一致性。对于时下的房价上涨,公众尚且能勉强接受“资产泡沫”的说辞,暂时忽略通胀隐忧;但如果水、电、天然气这些最基本的民生消费品也竞相价格井喷时,其引发连锁反应之大令人难以想象。此时要让老百姓保持平常心,相信通胀依然还很遥远恐怕就难了,结果必然是在全面通胀预期下楼市的又一轮投机狂热。

  (作者为宏观经济分析师)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