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1136次    时间: 2011-02-02 09:28:04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中国未来40年能源转型期分为三个阶段,需要完成六大战略。 国际能源网讯:2050年前的40年,是我国能源体系的转型期。能源体系的转型指的是:从现在比较粗放、低效、污染、欠安全的能源体系,逐步转型为节约、高效、洁净、多元、安全的现代化能源体系,能源的结构、“..

分享到:

中国未来40年能源转型期分为三个阶段,需要完成六大战略。

    国际能源网讯:2050年前的40年,是我国能源体系的转型期。能源体系的转型指的是:从现在比较粗放、低效、污染、欠安全的能源体系,逐步转型为节约、高效、洁净、多元、安全的现代化能源体系,能源的结构、“颜色”、质量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2050年后,我国将拥有一个中国特色的能源新体系,进入比较自由的绿色、低碳能源发展阶段。只要坚持科学发展,我国未来的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判断。

    2030年前的20年,是上述转型期中的攻坚期(困难期)。其间,要花大力气形成节能提效机制、实现新型能源(包括核能、可再生能源等)的突破、实现化石能源的安全环保生产和清洁利用、控制污染气体和温室气体排放。还要解决石油安全供应和替代、优化发展电力系统、使农村能源形态显著进步等一系列重大能源发展问题。

  2020年前的10年,特别是“十二五”,是上述攻坚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期,是全面转向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期。经济转型应实现重大调整,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和结构将有显著成效,从以粗放的供给满足增长过快需求的模式,尽快转变为以科学的供给保障合理需求的能源供需新模式,以能源发展模式的转变支撑科学发展,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国的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可概括为:加快调控转型,强化节能优先,实行总量控制,保障合理需求,优化多元结构,实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引领,系统经济高效。它由以下六个子战略构成。

  战略之一:强化“节能优先、总量控制”战略。

  这里的控制目标,充分考虑了挖掘国内能源的科学产能潜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合理的能源进口。其中,将2020年的总能耗控制在40亿吨标煤左右,是一个十分困难又十分有意义的战略指标,在此期间,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产业,转变经济增长内容,把GDP年增长掌握在7%~8%左右较为合理,并有利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环境友好。实现2020年的能耗总量控制目标,是转变发展方式实际成效的标志,将有力推动结构调整,也是实现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的关键。

  战略之二:煤炭的科学开发和洁净、高效利用及战略地位调整。

  根据科学产能的要求,合理的煤炭安全产能应该控制在30亿吨以内。煤的洁净化利用,不仅是一个战略方向,而且要成为可定量衡量和检查的指标。

  战略之三:确保石油、天然气的战略地位,把天然气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

  确保石油在今后几十年的安全供应和能源支柱之一的稳定战略地位。石油国产每年2亿吨(或近2亿吨)可继续保持几十年,但我国石油储采比较低,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走高。石油的战略方针是:大力节约,加强勘探,规模替代,积极进口(消费和战略储备)。

  天然气(含煤层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天然气)属较洁净的化石能源,我国潜在资源较丰富,应该也可能大力发展,应把它放到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地位上来,增大其在我国能源中的比重。2030年可达到国内产天然气3000亿立方米,加上进口可达4000亿~5000亿立方米,将占到一次能源的10%以上,使其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一个亮点和能源结构中的绿色支柱之一。

  战略之四:积极、加快、有序发展水电,大力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逐步提升,成为我国的绿色能源支柱之一。

  水电是2030年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第一重点。资源清晰、技术成熟,在国家政策上,应促进其积极、加快、有序发展。2020年、2030年和2050年可望达到装机3亿千瓦、4亿千瓦和4.5亿~5亿千瓦。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利用的发电资源约20亿千瓦;风能资源大于10亿千瓦,陆上大于海上;生物质能资源约3亿吨标煤,并有培育的潜力。尽早使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成为绿色能源支柱。2020年前应重在核心能力的创新、技术经济瓶颈的突破,重点提高风电经济效益、降低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发电成本、实现间歇性能源并网和利用纤维素液体燃料技术等,扎实打好基础,做好示范,逐步产业化、规模化。大力推广已有基础的太阳能热利用、生物沼气,积极发展海洋能、地热能。高度重视垃圾的分类资源化利用。实现我国农村的能源形态现代化。非水可再生能源在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的总贡献有可能分别达到2亿吨标煤、4亿吨标煤和8亿吨标煤左右。

  可再生能源(水和非水)的战略地位将由目前的补充能源逐步上升为替代能源乃至主导能源之一。

  战略之五:积极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的长期重大战略选择,核电可以成为我国能源的一个绿色支柱 。

  经过国产和进口并举努力,铀资源不构成对我国核能发展的根本制约,核电的安全性和洁净性可以保证。核能按照压水堆—快堆—聚变堆“三部曲”的基本路线,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高度重视从核资源—核燃料循环—核电站—后处理—核废物全产业链的配套协调发展。在目前以压水堆为主的发展阶段,应充分发挥已成熟的二代改进型的作用,发展沿海和内陆电站,同时积极试验和掌握三代技术,并推动中国快堆技术加快发展。2020年核电可望达到建成7000万千瓦,使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总和占到总能源的15%以上。2030年核电将达到2亿千瓦,2050年达到4亿千瓦以上。2050年,核能将可以提供15%以上的一次能源。之后,核电将继续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的主要能源之一。

  战略之六:发展中国特色的高效安全(智能)电力系统,适应新能源的分布式等用电方式和储能技术。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电力所占的比重将逐渐增加,而在电力结构中,非火电的比例将逐步增加,而煤电在电力中的比重将逐步下降,2050年可降至35%左右。

  电力发展面临需求不确定性增大、电源多元化、输配电运行条件日趋复杂等情况。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多方参与,分析不同方案,通过科学论证,特别是安全性、经济性论证,做好中国电力发展的规划和电网架构的规划;利用信息技术与电网技术的结合,建设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电网,以提高电网的效率、安全性,也使电网有效接纳新能源的目标得以实现;做好“风、光、储、输、用”示范工程;重视风电和光电的非上网和分布式用电方式;多种技术并举发展储能技术。

  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是经济—环境双赢的战略,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控制。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将在目前的基础上逐步下降,并将在2030年前显著解决能源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将逐步降低,首先在“十二五”期间使碳排放强度再降20%,绿色、低碳能源战略将确保我国已作出的主动承诺(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兑现,并力争使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估计峰值约90亿吨/年),然后逐步下降,在2050年显著回落到更低水平。这首先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会在国际舞台上为我国争得战略主动权。

  本文根据杜祥琬《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战略思考》一文摘要发表。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