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语:教育不应以精英为本
责任编辑:液化天然气    浏览:1135次    时间: 2008-04-12 07:30:10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各级政府优先发展教育渐成风气,教育均衡的步伐也在逐步推进。   但是,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许多人包括一些政府官员,错误地将教育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于是,有..

分享到:
  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各级政府优先发展教育渐成风气,教育均衡的步伐也在逐步推进。

  但是,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许多人包括一些政府官员,错误地将教育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于是,有些地方出现了新一轮“名校扩建”的苗头。长此以往,只能进一步强化择校竞争和升学竞争,少年儿童沉重的课业负担、恶化的健康状况难以改变,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我们确立了现代化的教育目标,但许多理念和方式还是旧的,还是分数竞争、重点学校、应试教育那一套。所以,问题的关键与其说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倒不如说是“先进的社会发展观与落后的教育理念的矛盾”。

  今天,中国教育正面临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从满足基本需要,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我们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教育价值观。也就是说,教育价值要从精英主义转向大众主义,弱化教育的功利性与工具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协调发展。

  从精英主义转向大众主义,意味着要改变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分治、等级化的学校制度,改变主要面向重点学校、着重培养少数尖子的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从而促进教育公平。这既是义务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我国的《宪法》和《义务教育法》所明确规定的,源自社会主义追求社会公正、平等的核心价值。

  同时我们还需认识到,现代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考试、升学,也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开发,而首先是人的发展,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造就一代身心健康、有道德、有情感,有文化归属和文化认同,能够自立于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教育不能以“精英”、以升学率为本,不能以经营、创收为本,而应以全体青少年的终身幸福与长远发展为本。这需要改变教育的精英主义、经济主义和工具主义。唯有教育理念的革新,才能更好地破解当前的教育矛盾,实现教育的科学可持续性发展。

  (人物速写为马国英绘)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