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难以倒逼结构调整
责任编辑:hylng    浏览:1050次    时间: 2013-02-15 23:10:28       | 作者:张树伟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确定国家层面的控制目标,并逐级分解实现“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能源管制政策正在推进。决策层的初衷是要通过“卡死”能源,在能源消费领域形成“倒逼”机制。那么,这一政策设计能够实现初衷吗?  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首当其冲的理由在于地方的GDP冲动和产..

分享到:
确定国家层面的控制目标,并逐级分解实现“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能源管制政策正在推进。决策层的初衷是要通过“卡死”能源,在能源消费领域形成“倒逼”机制。那么,这一政策设计能够实现初衷吗?

  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首当其冲的理由在于地方的GDP冲动和产业调整困难。

  从动机方面分析,在制度与体制层面,主要是不合理的官员评价机制、GDP为纲,以及地方政府对财政收入的巨大需求。通过大项目投资拉动GDP与财税增长,具有“删繁就简”、“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条件方面分析,投资密集型项目需要资金,钱可以从银行来;需要土地,地方政府说了算;当然,也需要其他资源,比如能源、水资源等的支撑。在过去,人为压低的土地、劳动力、资源、能源价格与压低的人民币汇率,对各地大兴土木、大上高耗能项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为产业结构“越调越重”的重要原因,也是部分行业重复建设,乃至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

  治病要对症下药。如果能够抑制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动机,方可达到治本的目的,比如改变考核机制等。如果从“条件”上想办法,高耗能盲目投资的问题也最好在投资范围内解决,比如提高融资成本、对投资失误明确问责等。通过能源方式不但不能解决投资问题与经济问题,还会使问题复杂化。赋予能源政策过重的任务,会破坏统一的能源市场,与能源部门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驰。

  退一步说,即便在操作上实现了“能源控制”,结果就会是“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吗?

  显而易见,高耗能产业之所以受地方政府欢迎,不在于其“高耗能”,而在于其“高投资”。控制了能源,并不会改变地方政策的“偏好次序”,也不会改变地方政府的激励要素。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紧约束,最大的可能也只是让地方决策者砍掉其能源利用优先序列中“不优先”的部分,而非提高能源效率。这一点,已经从以往“对居民拉闸限电”上得到了验证。

  尽管中央政策可以规定“严禁拉限居民用电”,但这种“见招拆招”的控制方式,恰如用三个锅盖来盖五个锅,总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类似“没收作案工具”的手段,是无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的。

  此外,如果这种控制受经济放缓等影响成为松约束,“配额制”就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浪费。山东省2011年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其煤炭消费新增控制在8200万吨,年均增长大致1600万吨。观察山东的过去可知,这基本是个“常规方案”,但2007-2009年两年,其煤炭消费增量一共才增加2000万吨。由于现实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这种目标的设置根本无法客观证明是“松”还是“紧”。

  还需警惕的是, “控制总量”容易忽略环境治理的关键问题。

  意图“卡死”能源来抑制GDP冲动,赋予能源政策的角色过重。这对现实经济能源系统的价格体系扭曲之大,可以想象。能源消费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种类繁多,最后落脚在“控制煤炭”恰恰是目前最不具能源安全之忧的,“控制电力”更与“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政策不符。

  所谓“上限目标”的设定,容易致使能源生产者与消费者将“减少污染”简单等同于“降低经济活动水平”,不但忽略了长期有效并且效果最好的效率提升与末端治理措施,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政府干预市场正常运行提供了口实,逃避其环境监管责任,忽略环保工作。并且,单方面的产量控制,如煤炭产量,作为一种“政治决定”,正是煤炭市场平稳发展的隐患,割裂了供需通过价格调整的灵活性,在需求多元化分散化,不能也不应控制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煤价的大起大落。

  如果说,在局部范围(如北京),因涉及产业与影响范围有限,不确定与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对较小,各种直接的产业与管制政策也相对独立,某种能源(如煤炭)的消费控制与淘汰计划还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那么,全局性的“将能源消费控制在某个数字”并进行行政式分解的政策,把“控制总量”直接作为了“政策工具”本身,必须事先设定一个明晰、无弹性的目标。这项任务几乎无法完成,并且,即使目标得以完成,也不意味着污染存量或增量的真实变化,极易偏离既有的政策意图。而假若目标有弹性,“40亿吨标煤左右”应如何“左右”,事实目标又是多少?

  目标,终究难逃“一纸空文”。

  (张树伟 作者供职于北京卓尔德环境咨询与研究中心)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