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哲学需要“深思维”
责任编辑:zoko    浏览:770次    时间: 2014-05-07 09:11:46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能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能源与人类息息相关,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不亚于人类对粮食、空气和水的依赖程度。随着世界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于能源的过度消耗现象..

关键词:能源 哲学 需要 思维
分享到:

能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能源与人类息息相关,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不亚于人类对粮食、空气和水的依赖程度。随着世界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于能源的过度消耗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不仅煤炭和石油,其他多种非可再生资源也都濒临枯竭的危险,能源危机正在世界范围内对各国和全球经济的发展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并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部门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在能源危机日益严峻、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对人与能源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能源因为自身和人的双重推动而获得了动态生成品质:当人力与能源自身的动力方向相吻合时,它形成创生性的推动力而把能源推向生境道路;当人力与能源自身的动力方向相逆并且人力远远强大能源自身的推力时,它就扭曲自身而滑向自我消解方向,最后把能源沦为死境。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能源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也随之而来,能源哲学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能源哲学是人类思维对能源存在的思考,是人类对能源及能源问题的高度概括性与抽象性的思考,也是关于能源与社会环境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能源危机,是自然规律和自然界演化的必然产物,而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工业革命或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他们只是在这一必然的过程中起了促进作用,并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能源危机的实质是人与能源的关系问题,当代能源危机是人与能源关系恶化的集中表现。在人与能源的关系中,处于积极的、占主导地位的永远是人。导致人与能源关系紧张化的是人,扭转这一紧张化趋势的也只能是人。传统哲学认为,人与能源的关系是外在的主客体关系。传统哲学把人与能源的关系视为一种外在的主客体关系。所谓“主客体”关系,是指人相对于能源来说是凌驾于能源之上的主体,能源则是被动地供给人类认识并改造的客体。也就是说,在人与能源的关系中,如奥德赛(Odýsseia)对待他的女仆一样,人不是以道德主体,而是以征服者或主人的面目而出现的。能源不具有道德地位,它被排斥在道德关怀之外。康德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反思被我们称为本体的东西,都必须作为某种只有消极意义的东西来理解。”意思是本体的作用是限制性的,不过是为了防止我们将经验现象当成物自身。尽管他的哲学本来没有否认本体,可是本体在认识上变得不如现象有价值,以此我们可以说本体和现象的分离对待相当于忽略掉本体。及至近代,追寻本体的努力并没有终止,反而在科学与技术的推动下愈演愈烈了,而且在物质本体论承诺的基础上,又加诸了认识本体论承诺,当这两个承诺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变成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时,借助技术分解一切、合成一切的强烈愿望就会被激发出来。可是,这种偏离本体的转折却失去了对人的理性应有的魅力。世界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恩格斯(Engels)曾强调,人本身是自然存在物,人存在于自然“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自然“之外”,“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书尾一段话令人深思:“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 实际上,人不仅生活于社会,与他人相互依赖,而且生存于属于自然界的能源,人的生活依赖于能源生态系统,社会的持续发展与能源的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可见,能源危机之主因在人,并不是能源环境、游戏规则自身发生重大变化而危及人类,而是由于人类自身之傲慢、无知与恶行毁坏了能源环境,使人类不得不重究人能关系。能源哲学以人与能源关系为基本问题,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它主张扬弃人与能源“主客二分”和人统治能源的哲学,高扬 “人与能源和谐”的旗帜,建设人道主义和能源主义统一的社会,为人类新文明—生态文明的创造提供了一种哲学基础。

  人类对能源演化过程干预得越强烈,遭遇的惩罚就可能越严厉。地球能源系统彻底崩溃之时,便可能是人类陷入万劫不复的灾难之日。人类最重要的不是以强者的姿态表现对能源的关爱,而是以敬畏 能源的态度服从能源演化规律。目前,对能源和后代的未来问题,社会上有两种极端的态度:一是乐观主义的态度,他们相信人类能够解决能源危机;二是悲观主义的态度,他们认为生存意味着消耗、破坏甚至毁灭,人类终究难逃自造的能源危机的厄运。这两种态度都只看到了能源问题的某些侧面,不足以成为我们的信念。解决能源问题不仅要靠能源科技,还应建立起一种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面对着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今天的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能源危机的产生不仅与科技自身的缺陷有关,而且与人们没有意识到科技自身的缺陷以及在历史文化中形成的不恰当科学技术观念和离弃能源的道德感有很大关系。因此,用能源生态技术“赞天地之化育”,促进科技的能源生态学转向也是能源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哲学提出的“天人合一”观点,其重要意义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利用哲学的思维,发挥哲学的思辨性,切实找出解决能源问题的可行之策。

  显然,近代社会以来的工业文明模式已然面临能源资源瓶颈。各 民族国家必须毅然决然地反思以地球资源无限为理论预设,以物质产 品经济价值总量比拼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自觉地走“有限能源、有限生产、有限消费”之路。简约的能源消费,深广的精神追求,此乃新时代人类积极因应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能源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哲学的“能源转向”,是对人与能源关系的哲学反思,是人类面对现代化社会日益恶化的能源环境而诉求于人与能源和谐的一种理论自觉,是对近代以来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及其行为的反思与批判,是试图重返人类美好家园的努力。能源哲学不仅把能源、人、社会视为一个整体。而且把它们看作是一个辩证发展的整体,把同等的关注给予能源。一方面,人类的生命活动与能源生态系统的活动息息相关,能源的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影响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能源条件中,人类的生产劳动和文明进步离不开能源。没有能源的长期演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必要条件,人类社会便无法生存和发展。

  能源哲学将以全新的眼光来解释能源世界,把能源、人和社会所构成的整个世界视为一个辩证发展的整体,从而在整体主义的理论框架中重新认识能源的价值,使能源获得应有的“权利”和道德关怀。“能源拥有权利”是能源哲学提出的一个崭新思想。提出能源具有权利的目的,是为了确认能源的固有价值,改变人类对能源的野蛮和无知,促使人们尊重能源,保护能源,保持能源生态平衡,为人与能源的和谐相处寻找客观依据和理论依据。能源哲学重在是一种秉持生态良心的自然主义分析,是对人类所置身之能源与社会环境的深入审视,它是对人类社会能源危机这种时代之疾的关注与挽救。开启振兴能源哲学的契机,在于实践能源哲学的功能与作用,以期在一个呼唤绿色能源发展的时代实现能源哲学继往开来的历史宗旨与未来使命。

  人类以文化的方式生存,能源与文化密不可分,二者本是对立统一的两个范畴。随着能源问题作为全球问题的日益凸显,消解文化主导下的能源,构建能源主导下的文化,已经成为缓解人与能源关系的紧张、实现哲学能源转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必然要求。构建能源文化,就是要人们树立并践行“遵循大能源”的伦理意识和伦理实践。构建能源主导下的能源文化,这是能源的内在规定。以能源作为能源文化构建的价值向度与实践向度,源于能源相对于能源文化而言的先在性、系统性、源于能源价值的内在性与客观性,源于人对能源的依赖性以及人类自身的可续性。健康的发展,要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人与能源的关系。要从长远的观点和整体性的观点来看待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是在能源价值的基础上创造文化价值,它不能在过度损害能源价值的条件下实现,而需要以能源价值保护为前提。只有这样的发展,才能既实现现代人的利益,又为后代的发展打下基础。以否认能源价值为特征的文化,会造成能源价值的严重透支,会导致以能源危机为表现的文化危机,出现人类不可持续发展的严峻形势。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正逐步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既涉及自然界,又涉及人类社会,而且跨越了广阔时空的深刻而复杂的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哲学正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能源哲学通过对人类传统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反思和批判,努力确立新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人与能源关系的和谐,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和目标,而当代能源哲学正是追求人与能源和谐发展的智慧之思,值得我们在确立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认真研究和汲取。如何整合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这是当前能源哲学界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哲学,以回应当代坚持科学发展观,塑造“生态文明”,尤其是构建 “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这是国内能源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

  当代能源哲学的基础、出发点、评价标准和最终目的的核心,是人与能源的协同进化。其实质就是尊重能源,即不仅要对人类能源承担生态义务,而且也要对非人类能源尽责任。能源哲学以“人-社会-能源 ”复合生态系统为哲学本,坚持人与能源有机整体论、生态认识论、生态方法论和生态价值论,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种哲学解释,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哲学基础。

  目前,世界和中国能源问题的压力有增无减,在能源发展实践上我们需要探索新哲学,克服浅表思维,运用深思维。衡量“深思维”机制的首要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人类在最佳生态条件下持续健康地生存。需要注意的是,“深思维”是超越的思维,超越是高于理性和信仰的完全思维活动,而不是任何形式的超离现世的种种彼岸信仰教义。“深思维”是哲学史观进化的产物,它要求将哲学史的破碎化过程压缩到它应有的整体化元构型中。展望能源哲学的未来图景,需要能源哲学创造妥当判断与合理认识,以期有效避免传统哲学在能源理念上的盲区,并创造现代哲学在能源生态观念上的新生。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这是21世纪人类新的文明选择,是人类发展的绿色道路。在绿色道路上,遵循公正平等的原则,建构人与能源和谐的社会,开创美好的未来,人类将诗意般地生存于地球上。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能源哲学研究、发展和应用的方向。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