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名列榜首!中国城市双碳指数2021-2022研究报告发布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444次    时间: 2023-08-04 09:02:15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在国家“双碳”政策体系的引导下,城市“双碳”行动取得了新进展。7月27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城市双碳指数2021-2022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气候雄心、低碳状态、排放趋势三个维度,对全国110个城市“双碳”进展态势进行了..

分享到:

在国家“双碳”政策体系的引导下,城市“双碳”行动取得了新进展。7月27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城市双碳指数2021-2022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气候雄心、低碳状态、排放趋势三个维度,对全国110个城市“双碳”进展态势进行了系统评价。

《报告》评价结果显示,深圳名列榜首,成都和青岛进入前三,北京、宁波、武汉、厦门、昆明、上海和广州进入前十。宁波、盐城、江门和威海的得分相比上年度有较大升幅,连云港、温州等城市得分下降幅度较大。榆林、马鞍山、日照、芜湖、晋城等城市排名靠后。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与上一年度城市双碳指数评价结果对比,110个城市指数总得分有所提升,但42个城市得分持平或下降。实现“双碳”目标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持续付出艰苦努力。

01城市“双碳”行动四大进展

《报告》总结了本期参评城市在“双碳”行动中所取得的4个突出进展。

一、分布式光伏加速发展,成为东中部能源转型的新亮点。

2022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5111万千瓦,占当年光伏新增装机的58%以上,连续两年超过集中式光伏,成为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光伏建设正由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向浙江、江苏、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扩展。分布式光伏的超常规发展,提高了110个城市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有助于缓解能源供给和消费错配矛盾,为东中部重点城市的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大幅提高,提前达到“十四五”目标。

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为524.9万台,在狭义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25.5%,增速达到85%。110个参评城市2022年新能源车平均渗透率为23.6%,虽然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相比2021年12.2%的平均渗透率,大幅增长93%,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提前达到国家“十四五”20%的目标值。

三、110个参评城市的减排趋势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排放强度来看,参评城市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平均下降21.7%,优于全国18.8%的下降幅度。总量上看,参评城市2016~2020年碳排放平均增速为0.58%,显著低于学界估算的全国增速2.92%。

四、部分城市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开始呈现脱钩趋势。

110个城市的脱钩指数显示,43%的城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现强脱钩,31%的城市呈现弱脱钩,显示一批城市的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转变,发展质量逐步得到提升。

02城市“双碳”行动面临四大挑战

《报告》同时也识别出四个方面的挑战。

一、城市的降碳和减污工作尚待更好地协同。

城市双碳指数研究表明,以PM2.5为主的城市大气污染,与城市碳排放强度呈现高度的一致性,有必要协同推进“双碳”行动和蓝天保卫战。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公路的基本国情尚未得以根本改变,污染物排放量总体仍然超出环境容量,这些问题难以通过末端治理加以解决,而需要依靠双碳战略驱动结构调整来缓解。将本期双碳指数中的排放趋势分指数得分与同期PM2.5下降率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两者相关性不显著,意味着较多城市的“双碳”行动尚待与大气污染治理有效协同。

二、重点城市碳达峰目标和“双碳”行动路径有待进一步明确。

本期评价显示,多数城市碳达峰目标尚待明确,碳中和目标更是仅有两个城市公布。当前距离全国实现碳达峰仅有不到7年的时间,各城市“双碳”相关目标和路径的缺位,低碳转型和绿色投融资缺少必要的可预期性,不利于引导各界广泛参与。

三、多重目标下碳排放控制难度加大,碳排放占比偏高的工业大市表现不尽人意。

碳排放量高的前10个城市排放总量占110个城市排放总量的30%。其中唐山、榆林、银川、滨州、包头这些传统重工业城市,双碳指数得分靠后。苏州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城市,其低碳状态和排放趋势得分也有较大提升空间。如何在保持全球制造业大国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发展和碳排放脱钩,将是我国长期面临的艰巨挑战。

四、能源统计信息披露不足,碳排放数据披露制度有待统一。

参评城市在全社会分品类分行业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全行业能源消费等指标公开上仍存在欠缺。其中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数据缺失度最大。能源与碳排放信息披露不足,不利于城市开展后续的碳达峰碳减排工作,同时影响其“双碳”目标的可靠性以及公信力。

针对评价识别出来的挑战,中国城市双碳指数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社会学室主任阳平坚指出,“双碳”目标是从全国整体来谋划的,既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也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各地区应在“全国一盘棋”中找准自身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带来的机遇,推进能源替代、工业脱碳、低碳建筑、交通和无废城市建设,扩展森林和海洋碳汇,协同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03六个行动建议

为协助各城市更加精准落实国家双碳“1+N”政策体系,阳平坚代表课题组提出六点行动建议。

一是基于自身条件明确碳达峰目标,力求协同降碳、减污、扩绿和增长,细化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引导各界合力推进。二是促进分布式能源开发和应用,加速推进能源替代,同时在能源消费端推进电能替代,以此实现能源供应和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脱钩。三是挖掘企业节能减排潜力,推动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鼓励企业自主推进减污降碳技术研发应用,建立试点项目清单。四是明确传统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利用城市在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方面的主动权,因地制宜推动新能源车和节能车更快得到普及。五是规范城市能源和碳排放统计,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六是以生活垃圾分类为抓手,助力居民生活绿色转型和零碳社区建设。

此外,课题组还对“双碳”行动主管部门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通过顶层设计,细化“全国一盘棋”推进城市“双碳”工作方案。二是建立城市“双碳”工作评价与考核制度,促进有条件的城市主动作为,率先行动。三是建立“双碳”统计与信息披露制度,提升碳排放计量与实测能力。四是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城市建设,带动后进城市紧跟先进城市步伐。五是促进东部城市高度聚集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与西部城市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对接,形成东西部结对帮扶联动发展的格局,推动“全国一盘棋”在城市层面落地。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