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荒”有利于煤电矛盾更好解决(一)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2272次    时间: 2011-06-02 11:51:38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进入5月,中国大部分省区再度出现久违的“电荒”现象。本轮电荒似乎由水电供应不足引发,但归根结底,问题的症结仍在于中国目前非市场化的的煤电联动以及电价传导机制。笔者认为,“电荒”倒逼并追问煤电体系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反而是解决问题症结的一个契机。  ..

分享到:
  进入5月,中国大部分省区再度出现久违的“电荒”现象。本轮电荒似乎由水电供应不足引发,但归根结底,问题的症结仍在于中国目前非市场化的的煤电联动以及电价传导机制。笔者认为,“电荒”倒逼并追问煤电体系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反而是解决问题症结的一个契机。
  
  市场煤VS管制电
  
  从中国目前的电力供应来看,火电仍然是电力供应的主力军,而水电则占据了约22%的装机容量,以核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所占的比例则不足5%。
  
  本轮电荒的导火索是由于干旱导致的水电供应能力大幅下降。相关报道称,884公里长的长江中游正在经历低水位,大约较平均水平低2.5-5.6米,最低的三分之一地区则已经跌破历史纪录。
  
  面临“电荒”,解决问题的关键仍然是保障火电的供应。讽刺的是,目前中国的火电装机容量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火电供应吃紧主要是因为火电企业的开机率不足,而火电企业不愿意开工,则是因为目前的电价不足以弥补成本。
  
  长期以来,中国采取了向发电企业提供“合同煤价”的半管制体系。每年年底,国家发改委都会组织发电企业以及煤炭企业,进行一年一度的电煤供需合同的谈判。按照这一原则,电力企业可以与煤炭供应企业签署一定比例的电煤供应合同,合同煤价受到相关部门的指导,往往大大低于市场价格。按照相关部门的估计,目前的合同电煤保障率约在40%左右,保障合同之外,发电集团需要通过市场价格购入煤炭。这样的一种价格形成机制,带有明显的“半市场化”特征。
  
  这种模式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中国煤炭储量巨大,同时煤炭也由于受到管制而不允许被用于出口,导致煤炭价格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上。电力企业在垄断价格下赚取了大量的利润,而煤炭生产企业则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不得不允许煤炭企业进行大规模的重组以及改制,并开始逐步推进煤炭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在煤炭价格市场化逐步推进的背景下,以温州资本为代表的大量民间资本进入煤炭市场,在短短数年内,煤炭价格的市场机制开始逐步成型。同时,煤炭运输体系也在利益的驱动下开始快速发展。
  
  市场化的煤价与管制的电价之间,成为触发“电荒”的第一个关键点。由于市场煤价较高,煤炭企业往往不愿意或者推迟供应合同电煤,却把大量的煤炭推向市场。遵循价高者得的基本原则,煤炭的供应早已打破了地域的界限。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