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不同地源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比较
责任编辑:chineselng    浏览:2608次    时间: 2008-04-05 19:04:06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地源热泵不同地源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比较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陈九法郭彬胡达剑沈炜华南京朗诗置业股份有限公司程洪涛摘要:本文针对地源热泵的核心技术问题,介绍了对两种典型地源换热器的散热试验研究:粉质粘土中的垂直单U管、地表水中的水平单U管。研究发现,两..

分享到:
    地源热泵不同地源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比较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陈九法  郭彬 胡达剑 沈炜华
                            南京朗诗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程洪涛
    摘要:本文针对地源热泵的核心技术问题, 介绍了对两种典型地源换热器的散热试验研究: 粉质粘土中的垂直单U管、地表水中的水平单U管。研究发现,两种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差别很大。从开始试验到循环水温度稳定所需要的过渡时间上,地表水换热器比粉质粘土埋管型换热器要快得多。从传热能力来看,地表水换热器的单位管长换热量比粉质粘土垂直单U管要大。
    关键词:地源热泵单U管土壤型换热器 崖石型换热器 地表水型换热器
    0 引言
   利用以地表土或水源作为冷 / 热源的地源热泵为建筑物进行供热制冷, 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建筑节能的技术热点[ 1,2,3] 。而地源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和运行可靠性又是这类节能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地表的地质构成、水文特性、物理特性等方面参数各不相同, 相应的传热性能就会随之改变, 因此在不同地区制造的地源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就会不同。从事地源换热器设计, 特别对大型工程来说, 仅仅开展理论研究或实验室传热试验研究是不够的、不可靠的, 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技术标准中明确规定, 把在施工现场进行地源换热器的实地试验研究作为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前提条件。
     按照地表地质构造的不同, 地源换热器可以分成不同类型, 本文研究了两种地源换热器: 粘土型和地表水型。对于每一种类型来说, 地质构造和地理位置不同, 传热性能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对这两种换热器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地源换热器的典型技术参数, 对地源热泵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本文介绍了对粘土型、地表水型这两种地源换热器的研究及其结果。试验地点选在华东地区的两个不同地点, 采用恒热流进行散热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所得数据, 着重分析了两种地源换热器在稳定时间内的单位管长传热量。
    1 试验台介绍
    本试验所采用的试验台具有温度调节、流量调节、数据采集等方面的功能, 能够模拟不同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对地源换热器进行传热性能方面的测试, 试验台原理图见图 1。
    为了适应地源换热器测试的需要, 该试验台配备了加热功能和制冷功能, 设计测试温度区间为 5~50℃。根据需要, 在工作温度区间能够制成任意温度的循环水流, 供散热或者取热试验使用。试验台控制系统配备PID 程序,可以根据要求,对循环水流进行恒热流或者恒温方面的控制。
    为了满足不同流速和不同口径管道的测试需要,该试验台配置了变频器驱动的高压水泵,能够为 DN25和DN32换热器提供 0.4~3m/s流速的稳定的循环水流。
                 
     试验台的软件平台采用 NI LabVIEW 系统, 该程序每隔一定时间对所有传感器、控制器进行自动扫描, 并完成必要的控制操作和数据库存储工作。
    该试验台具有多项技术创新, 在传感器技术、噪音隔离技术方面进行了革新改造, 确保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试验台传感器定期进行标定试验, 可以确保试验结果的高精度。
    2 土壤型换热器试验与结果
      土壤型换热器的试验研究是在 5 月份进行的。试验井打到 80m, 没有岩石, 在地下 0.5m 处就出现了地下水。制作了2个地埋管单 U 管换热器, 一个 80m 深、采用 DN32 的 HDPE管, 另一个 60m 深, 采用 DN25 的 HDPE 管, 回填材料均是水泥、膨润土和黄沙。
    为了测量地下土壤的原始温度, 在地埋管附近埋设了 2个温度传感器, 深度分别是 60m 和 30m。地埋管传热试验开始前, 先对地下土壤进行了测量, 测得地下 60m 和 30m 深处的土壤温度分别是 17.7℃和 17.4℃。测试期间环境温度的昼夜变化区间是 26~32℃。
     图 2 记录了试验台在 6h 的散热试验过程中的温度曲线, 其中线 1 是地埋管进水温度, 线 2 是地埋管的回水温度,线3是试验台的环境温度。试验一共进行了大约 50h, 图 2记录的 6h 试验中, 地埋管进出口水温升高的速率比较快; 6h后循环水温度升高的趋势依然存在, 但是水温变化速率逐渐减小; 试验开始 18h 以后, 循环水温度升高的趋势变得非常小。可以认为, 在该试验中, 地埋管内循环水温度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是 18h。
                 
     土壤源换热器循环水温度达到稳定后,进水温度为37.60℃,回水温度为 34.45℃, 水流量 1.332m3/h,经分析,得到发生在地埋管换热器中的传热负荷为每米井深 60W, 按照单U管的管长计算, 每米管长 30W。
    3 地表水换热器试验与结果
     地表水换热器的试验研究选在南京地区的一个湖中进行。该湖有水面 300 亩, 夏季平均水深 4m, 冬季平均水深 3m,最深处 10~12m, 蓄水量 50 000m3。换热器选用 DN32 的HDPE 管, 水中总长度 200m, 制成间距为 1m 的 U 型管, 水平安置在水面下 2m 处。地表水换热器示意图见图 3, 换热器的具体尺寸见图 4。
            
     试验在9月中旬进行, 本文选取和介绍其中一个散热试验。该试验的白天和晚上都是晴天, 气温变化区间为 20~25℃, 昼夜湖水水面下 5cm 的温度变化区间为 22.7 ̄23.3℃,下午3点最高,凌晨6点最低。湖面下 2m处的水温稳定在 22.5℃左右。
     试验台对 U 型管换热器进行了恒热流散热试验, 换热器中水的流量调节到 1.179m3/h, 管内循环水的流速为 0.617m/s,图 4 显示了 4h 的试验过程中换热器进出口水温的变化情况。 从图 4 可以看出, 热泵机组启动后, 大约用了 30min, 换热器进水温度就从试验前的 23.5℃上升到 32.3℃, 升高 8.8℃, 达到稳定状态, 其中进水温升的 96% 是在前面 20min 内完成的, 这显示了地表水换热器在运行中的一个特性, 即换热器中循环水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很短。
     回水温度在试验开始后的 5min, 从 23.5℃下降到 23.0℃,在以后的 25min 上升到 25.2℃。回水温度的动态时间也是大
约 30min, 30min 后回水温度曲线趋于平稳。图 4 中显示的换热器在开始 5min 内出现的回水温度下降, 是 U 型管换热器中的密封水造成的, 5min 后最先从试验台流出的加热水才返回到试验台的回水口, 促使回水温度逐渐升高。
     试验开始 30min 以后, 换热器的进出口水温就达到稳定。在以后的长达 24h 的昼夜连续试验中, 湖面温度有 0.6℃的变化, 在 9.8kW 恒热流的加热作用下, 试验台的进出口水温保持不变。相对于 22.6℃的湖水, 换热器进水侧与湖水的温差维持在 9.7℃, 而回水侧管内外的温差稳定在 2.6℃, 换热器进出口温差达到 7.1℃。
               
     从表1可以看出, 相对于 9.8kW 的传热量, 在进水温度为32.3℃时, 水平 U 型管的单位管长换热量可以达到 49W 左右。考虑单 U 管占有的传热面积包括 U 型管外侧和内侧两部分, 假定外侧的影响半径为 U 型管两侧各 0.5m, 200m 水平 U型管占有的湖面面积为 200m2, 单位水域面积的散热量为49W/m2。水平 U 型管换热器占有的水面面积较大, 如果改用盘管或者螺旋管, 换热器占有的水面面积将会减小, 单位面积湖面的传热量就会加大。
    4 两种地源换热器试验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种地源换热器的换热量散热试验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 进水温度与流量也有些差别, 但是对两者的比较可以反映二者的传热性质差异。
    比较换热器内循环水温度达到基本稳定所需要的时间,地表水换热器比土壤源换热器要快得多。地表水换热器在试验开始半小时内循环水温度达到稳定, 而粘土型地埋管换热器内的循环水温度在试验启动后 18h 才趋于稳定。
     比较传热能力, 地表水换热器单位管长散热量比土壤源换热器大。地表水换热器单位管长散热量为 49W, 而土壤源换热器的单位管长散热量为 30W。
    参考文献
   1 赵军,张春雷,李新国,余乐渊,宋德坤. U 型管埋地换热器三维传热模型及实验对比分析.太阳能学报, 2006, 27( 1) : 63 ̄66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