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 绿色金融产品迎创新潮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780次    时间: 2021-11-10 14:38:25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发展进入“快车道”,亦成为本届进博会上的关键词之一。“气候变化是导致经济和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长期性、结构性、全局性’特征,正在引起全球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重视。同时,气..

分享到: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发展进入“快车道”,亦成为本届进博会上的关键词之一。

“气候变化是导致经济和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长期性、结构性、全局性’特征,正在引起全球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重视。同时,气候行动可以形成庞大的投资市场,为金融机构带来大量的投资机遇。”毕马威中国金融风险管理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曹劲表示。

实际上,绿色金融也正是不少金融机构过去一年里的新发力点。在本届进博会期间,多家金融机构也从不同角度挖掘探索绿色金融的新机遇。

聚焦碳市场 金融机构加速布局

作为解决碳排放外部性的有效经济手段,碳排放交易被寄予厚望。特别是自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以来,如何更好发挥其定价作用,引导全社会进行低碳投资成为焦点。

客观来看,当前,虽然国内各区域碳市场均允许机构投资者参与,但由于对碳排放权非标属性的限制,真正参与的金融机构不多,且参与方式主要是金融机构传统的账户开立和资金结算,而不是增强市场功能的做市商、涉碳融资与资产管理、交易产品创新等。

不过,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看来,要让碳价能够引导全社会的低碳投资,就需要有效的定价系统。不仅要有现货的价格,还要有碳衍生工具(包括远期、掉期、期货等)的价格。他表示,只有金融充分介入,碳价格才是有效的,才会有足够的交易,才能形成有效的定价机制,才能引导企业未来进行低碳投资决策。

对此,金融机构已经在筹谋如何更积极参与其中。在本届进博会举办首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清算所、广碳所共同签署跨境合作备忘录,希望为金融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一体化建设搭建桥梁。

在央行指导下,上海清算所作为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责无旁贷。上海清算所董事长谢众介绍了该机构推出的碳中和相关金融产品。他表示,上海清算所已推出上海碳配额远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有效优化碳市场风险管理功能。

此外,保险机构也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方面进行了新尝试。本届进博会期间,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产险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达成“碳配额+质押+保险”合作,并落地全国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业务。

所谓碳排放配额质押,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符合条件的碳排放配额合法所有人将配额质押给符合条件的质权人,并通过交易所办理登记的行为。而前述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是指以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合同为基础合同,由碳配额所有人投保的、保障质权人实现质权差额补偿的保险产品。

“通过提供‘碳配额+质押+保险’服务,中国太保产险一方面为碳资产持有人提供增信,保障了质权人(融资方)的权益,极大提高了碳资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碳配额+质押+保险’是中国太保产险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一次全新尝试,为后续保险服务碳配额交易市场提供了全新思路。”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表示。

围绕气候变化做决策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法国东方汇理银行首席执行官雅克·里波表示,为达成巴黎协定目标,“大部分产业结构都必将转型或升级,这将是一场全面变革。”

各家金融机构都希望能抓住这一轮绿色变革中的新机遇。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企业及机构业务部主管、董事总经理郑思祯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自“双碳”目标提出之后,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低碳转型,星展银行依托母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先进理念和国际实践,通过创新的绿色金融产品和解决方案,支持客户及产业链以更可持续的模式开展业务,助力绿色产业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

此外,该行于2020年6月发布了《可持续发展和转型融资框架与分类法》,作为该行向低碳经济转型计划的一部分。“这是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和转型融资框架与分类法》,将为星展银行与那些正在推进其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客户开展合作奠定基础。该分类法将作为参考,指导客户在应对气候变化、资源匮乏和解决诸如社会不平等之类的关键性全球问题时能够快速适应并提高应变能力。”该行介绍。

渣打银行则宣布了一项支持计划。据渣打集团介绍,将在2030年前,为绿色企业和转型企业提供3000亿美元的融资支持。

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渣打中国总裁、行长兼副董事长、区域行政总裁(中国及日本)张晓蕾表示,金融机构在为绿色投资融资,管理气候变化和产业转型风险以及推进碳排放合理定价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她建议,金融机构应该把可持续性和长远考量作为机构战略和文化的一部分,致力于将资金调动到那些能够产生最大影响的领域。同时,要支持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在国内、国际建立统一标准、数据和定义,让金融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渣打计划到2030年调动3000亿美元用于绿色及转型融资,将资本引导至最有机会采用低碳技术的市场和部分面对最严峻的转型融资及气候挑战的市场。”张晓蕾表示,“在集团层面,渣打要求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一切行动的中心。渣打的全部决策,无论大小,都会考虑气候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大华银行同样把“商业可持续”视为四大推进领域之一。“自2021年以来,大华银行(中国)在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指导下,结合母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实践经验,为实体经济低碳循环发展提供资金和解决方案,向涉及绿色建筑项目开发、新能源开发及节能环保等可持续发展相关行业客户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支持。”大华银行(中国)行长兼首席执行官符懋赞为《金额时报》记者介绍了该行的绿色金融发展目标。

他表示,在结构性转型过程中,部分项目和行业领域的资金回报周期长,不确定性高,这对银行的风控也有新的要求。“我们也积极预判并调整信贷政策,有效防范风险。通过融资安排、流动性管理和账户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银行与客户的双赢,助力实体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