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规划要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衔接好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942次    时间: 2010-12-25 11:32:13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电力‘十二五’规划,应更好的体现电力体制改革(以下简称电改)下一步工作,要和国家经济经济发展战略衔接好。”12月15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中电投集团)总经理陆启洲就电力规划问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他是一位熟知经济规律的电力专家”这..

分享到:
  “电力‘十二五’规划,应更好的体现电力体制改革(以下简称电改)下一步工作,要和国家经济经济发展战略衔接好。”12月15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中电投集团)总经理陆启洲就电力规划问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他是一位熟知经济规律的电力专家”这是业界对于陆启洲的评价,他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来看待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积极献言推动电改和电力产业发展。在采访中,他说:“电力体制改革滞后,将会给电力行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造成许多障碍。”

    谈到电力规划,陆启洲指出:“电力规划是国家能源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规划的制定要注重科学合理性,否则电力发展会增加许多盲目性,导致电力发展无序竞争,项目上马不合理,电力资源配置不经济。”

  他指出,除应明确电改进程外,“十二五”电力规划还应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把电网电源和负荷平衡规划好;二是跟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衔接好;三是要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

  电力十年成就与问题

  《21世纪》:如何看待近十年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取得哪些进步?电力改革特别是厂网分离对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陆启洲:近十年来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展速度世界罕见,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这主要跟两个因素息息相关,一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二是电力体制改革。

  在量上,10年前,中国电力装机容量约3亿千瓦,而今年年底装机有望达到9.5亿千瓦,净增加6.5亿千瓦,且中间还淘汰了7000万千瓦的小火电。在质上,电力的装备水平、单位煤耗发生了很大变化,2000年一度电的供电煤耗为392克,而到今年年底将降到333克,下降了15%,目前全世界煤耗最低的电厂就是我国的上海外高桥(600648,股吧)三厂。整体上我们的单位煤耗平均水平已低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但跟德国、日本相比还有差距。

  我们用短短几年解决了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缺电问题,如果没有电力体制改革,是不可想象的。

  《21世纪》: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是否也还存在一些制约电力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比如电力规划无法适应电力发展?

  陆启洲: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也就是重化工阶段,对电力发展的需求是刚性的,这也决定了我们的电力弹性系数较高。然而,一直以来,我们对电力规划的认识不充分,造成规划比发展相对滞后,且科学性和指引性不足。比如,上世纪末,在制订2020年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时,确定的9.5亿千瓦装机目标,在今年就可以完成,比规划整整提前十年。如果完全按照这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现在我们缺电形势会非常严重。另外,长期以来,重项目、轻规划,造成电力发展出现无序竞争的现象,一些项目违规上马,发展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因素增加。这些都说明,科学合理的规划对电力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常重要。

  科学的电力规划应该包括三部分:电源、电网和负荷,只有三者的结合,才具有科学性。前几年缺电,于是重视电源规划,现在强调资源大规模跨区域配置,于是重视电网规划。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把一些生产力直接配置到西部,而非要千里迢迢大规模的把煤炭和电力送到东部呢?我国能源单向流动是客观现实,但是如果合理地配置生产力,既能缓解资源大规模跨区域配置问题,又会极大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最近中电投集团考虑,在蒙东等风电、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度发展一些氧化铝等高载能产业,将电能就地消化。这样既可以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国家经济发展必需的高载能产品,又能解决太阳能发电上网难等问题。

  举以上的事例,只是想说明,规划不能单独偏重一个环节,而应该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同时要跟整个国家产业布局相协调,跟大的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

  体制机制障碍制约

  《21世纪》:除电力规划外,电改进展缓慢也一直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陆启洲:我国电改还只是刚刚迈出了一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也要认识到,但凡改革,都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当前的煤电矛盾、电网和电厂的协调、电价的问题实际就是改革不同步不配套的问题。

  2002年电改启动,其内涵是要通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电力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进行厂网分开,意在发电侧形成竞争。八年来,发电侧在项目建设上的竞争很有成效,但发电侧的上网竞争尚未形成。

  厂网分开发电供应侧竞争仅是第一步,需求侧也需要有竞争,要在发电侧和需求侧都形成电力市场。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上,无论是发电商还是用户都要有选择权,没有选择权不能称为市场,更谈不上竞争性的市场。

  《21世纪》:电力改革下一步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促进?

  陆启洲: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电力当然不能例外。因此要坚持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变,让发电商和需求者都有选择权,这是电改的最终目的。这方面最关键的是要认可电网的自然垄断属性,并发挥其作为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平台的作用。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把资源配置好,最大限度保障电网安全,更好地为发电商和用户服务。

  也就是说电网应该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而发电侧和大用户直接签订长期合同和竞价上网,销售侧则可以做批发零售,只有这样,发电企业和用户才能具有选择权,才能体现电改市场化的趋向。电改围绕这个方向肯定会成功,当然困难也不少,但改革不可能使任何一方都获利,要从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局去考虑这个问题。

  关于电力价格体系改革,我认为,关键是要使电价回归商品本来属性。衡量的基本标准有两条,一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体现供需关系。二是要体现资源的稀缺性,价格不能比成本高很多,也不能低很多。另外,电价改革还需解决电价交叉补贴和普遍服务问题。

  “十二五”应注重

  电改和结构调整

  《21世纪》:刚刚您讲了电力规划所存在的问题,那么在“十二五”电力规划中必须在哪些方面加强?

  陆启洲:第一,“十二五”电力规划要把电网、电源和负荷的平衡规划好,规划就是解决发展平衡问题。第二,要在规划里体现出电力体制改革下一步工作。第三,要跟国家大的发展战略衔接好,包括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第四,要适应清洁、低碳经济发展趋势。

  如果都围绕这些来做,电力规划会更加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也会更加适应电力企业自身发展规律。

  《21世纪》:电力装机已突破9亿千瓦,下一步如何做好电力布局工作,包括电源布局和电网布局?

  陆启洲:按照目前的水平测算,到2020年国内装机容量将达18亿千瓦。但无论增加多少,都要跟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相匹配。下一个十年仍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GDP增长平均应在8%左右,电力增长在适度超前的基础上也应该保持这个幅度。

  用什么样的结构来达到这个规模更加合理呢?首先是电源结构要更加合理,尽可能减少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下大力气发展清洁能源;第二是电源的布局要更加合理,按照最经济,最合理的方式进行电源布局。第三个电网结构要更加坚强,优化配置电力资源的能力更强,电网安全可靠性更高,更加灵活方便,更加经济。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