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电草莽时代仅几年 华锐风电成难以复制的冒险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931次    时间: 2010-12-21 11:10:14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韩俊良距离自己2008年设定的三年上市目标,只有一步之遥。12月10日,二次上会的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锐风电”)过会,这家中国最大、全球第三的风机制造商2011年初就有望完成IPO,韩俊良和各路投资者的财富也将激增数百倍。 这距离华锐风电2006年2..

分享到:
 韩俊良距离自己2008年设定的三年上市目标,只有一步之遥。12月10日,二次上会的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锐风电”)过会,这家中国最大、全球第三的风机制造商2011年初就有望完成IPO,韩俊良和各路投资者的财富也将激增数百倍。

    这距离华锐风电2006年2月创办不足5年。现年46岁的韩俊良是华锐风电董事长兼总裁,也是这家速成冠军的缔造者和灵魂人物。华锐风电从低调创办到迅速崛起,从引进技术到融通关系,从借力资本到斩获市场,一切都在韩俊良的“设计”和掌控之中。

    业内用胆大、敢冒险、能屈能伸、眼光独到等词汇描摹韩俊良,这与华锐风电展现出来的灵活务实、敢于挑战如出一辙。5年时间的超常规扩张中,华锐风电屡有冒险之举,但每次都涉险过关,韩俊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压。

    不过,韩俊良只有一个,中国风电的草莽时代也只有几年,因此,华锐风电的故事很可能只是一个无法复制的孤本。

    设计

    韩俊良曾对本报表示,华锐风电善于挑战一切目标。其最新的一个目标,是登陆资本市场,但这一过程却没有像华锐风电以往那样一帆风顺。

    10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2010年第189次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鉴于华锐风电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取消第189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如果不是这次上会临时生变,华锐风电恐怕如今已经完成上市。

    业界分析,华锐风电被暂缓上会的原因是证监部门要求有关机构对该公司“无实际控制人”事项进行进一步论证。华锐风电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表示,公司股权较为分散,任何股东均不能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单独决定或实质影响公司的经营方针、决策和经营管理层的任免,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华锐风电内外都有人认为,韩俊良就是华锐风电一直以来的控盘者。“无实际控制人”的局面,缘于华锐风电管理层持股、新投资者进入和隐身股东现身后形成的股权分散格局。

    熟悉风电行业的人士称,华锐风电从创办到今天,无论是股权更迭还是业务拓展,都是韩俊良一手“设计”和实施的。他精心设计的华锐风电之路,核心是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投资者的优势,整合行业上下游的资源,依托对技术创新和售后服务的注重,以及对行业政策和政府关系的谙熟,让后来者华锐风电异军突起,企业和个人的利益都得到迅速放大。

    江苏盐城人韩俊良出生于1964年10月,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起机系,在国有企业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工作多年,曾任大连重工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大连重工起重设计院院长。在此期间,技术出身的韩俊良已经展现出开拓市场和企业管理方面的才能。

    2004年,中国风电从持续多年的缓步前行转入高速发展,但国内风电机组80%以上由外资企业制造。身在体制内的韩俊良看到了风电制造业的机会,并萌生了采用新体制创办一家市场化风机企业的想法。某种程度上,也因大连成套一时拿不出充裕资金独立发展风机业务,韩需要在社会寻找资金。

    与老对手金风科技从风电场开发介入风机制造的路线不同,韩俊良勾勒的华锐风电路径是,借助大连重工拥有的制造业优势,从国外引进风机技术,从市场上寻找资金,整合各种资源以较高起点进入风电整机制造业。

    2005年,投资界知名人士阚治东、魏文渊等人也开始关注风力发电,他们在大连考察项目时,与正在寻找资金的韩俊良相识。经多次谈判,合作意向达成,2006年2月,华锐风电成立,最初的股权结构为大连重工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30%,阚治东投资的深圳市东方现代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尉文渊任法人代表的西藏新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新能华起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方海生惠科技有限公司各持股17.5%。

    华锐风电2006年设立时的注册资本是1亿元,五家股东最初只缴付了20%的投资额,其余资金于2007年4月底缴足。

    风电整机企业的特点是可以向下游用户收取一定数量的预付款,可以拖延支付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一部分货款,而且华锐风电可以利用大连成套的已有资源,因此其在资金并不十分充裕的情况下,开始消化吸收大连成套2004年从德国Fuhrlander公司购买的1.5兆瓦(1500千瓦)系列风机的生产许可证,而当时中国国内的主流风机单机容量是600千瓦和750千瓦。这被韩俊良看成是高起点起步、领先于竞争对手的重要举措。

    这是事关华锐风电生死的一次冒险,但韩俊良成功了。

    冒险

    据一位风电专家介绍,华锐风电从德国Fuhrlander公司引进的1.5兆瓦风机技术,当时并不是一种十分成熟和主流的技术,因为德方使用这一技术生产出的风机,只有大约30台,而在风电行业,一种机型通常至少需要实际运行100多台,才能暴露问题、不断改进直到趋于成熟。

    更何况华锐风电及其依托的大连成套,之前在风机的研发、生产和维护方面几乎都没有经验,因此引进不甚成熟的技术到风况和地理环境比国外更为复杂的中国,无异于一种冒险。韩俊良找到的对策是,消化吸收时发现问题马上想办法解决,售后服务上则投入大量人力,用及时、完善的服务来弥补自身在技术和经验上的不足。

    一位知情人士称,华锐风电曾经发现风机的变桨系统存在问题,他们在车间内建立了一套专门的装置反复测试变桨,直到做到比较可靠。一家同时使用了外资风机和华锐风电风机的风电场技术人员说,华锐风电生产的风机投入运行初期在发电量和可靠性上逊色于外资产品,但后期已经不相上下了。

    华锐风电成立初期不计成本的售后服务,也给用户留下了好感。华能新能源一位人士说,风机出现故障时,华锐反应迅速,通常是第二天甚至连夜进行检修。有些时候,用户并不知道风机发生了故障,他们已经悄悄完成了维修。反观外资企业,有些制造商一两个月派不出维修人员,零部件也无法及时运到。

    中国风能协会一位专家说,目前为止,尽管华锐风电的风机也曾出现过一些质量问题,甚至个别风机曾经飞车、倒塌,但总体而言没有出现大面积故障和颠覆性的问题。不过,风机的设计使用寿命通常是20年,华锐风电的大部分风机投入运行只有两三年时间,刚过保修期,未来十多年能否继续保持较高的运行质量,仍有待实践检验。

    2006年,在主推1.5兆瓦风机的同时,华锐风电开始投入力量研发3兆瓦、5兆瓦风机,韩俊良亲自担任开发组组长。最近几年,全球风电市场的主流机型从600千瓦、750千瓦转为1.5兆瓦及以上,较早预见到这一趋势的华锐风电成为最大赢家,借助1.5兆瓦机组的大量投放市场迅速超过金风科技[23.41 -0.68%],跃居中国最大风机制造商。金风科技2007年底才推出1.5兆瓦机型,错过了不少大额订单。

     2007年12月,华锐风电进行了风险更高的一次冒险,承接了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原计划在世博会前建成的东海大桥项目,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海上风电示范工程。该项目招标时,德国REPOWER等外资企业开出了极高的价格,且要求5年之内不向中方提供风机运行数据。一片质疑声中,海上风机研制刚刚起步的华锐风电接下了这个项目。

    华锐风电接下东海大桥项目后,外方曾认为这一项目5年内很难建成。韩俊良有一次到国外开会时,外方的专家说,东海大桥项目的风险很大,很难成功。韩俊良却不以为然,他对同行的国内官员和专家说:“不要听老外的,他们在吓唬我们。”

    华锐风电选择了与WINDTEC公司联合研制3兆瓦海上机组,研制成功后用在了东海大桥项目上。在全球风电行业,样机未在陆地上经过充分考验就直接用在海上,华锐风电是头一家。韩俊良的“大胆”在业内更加有名。

    今年7月,使用了34台华锐风电3兆瓦海上风机的东海大桥项目并网发电,其总投资为23.65亿元,该项目最初的预算为6亿多元。

    关系

    在中国80余家风电整机企业中,2006年才成立的华锐风电是发展最为迅猛的一家,也是2004年以来国内风电装机连续四年翻番的爆发式增长中,受益最大的一家风机企业。

    2008年,华锐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40.3万千瓦,行业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七;2009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51万,行业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三。韩俊良的目标是五年挑战世界第一。如果不出意外,2011年华锐风电的当年新增装机就有望超过丹麦维斯塔斯公司,跃居全球首位。

    2009年,华锐风电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65.8万千瓦。其装机量的大幅上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06年以来中国风电[0.77 -3.75%]特许权项目上的屡屡中标。在第二至第五期风电特许权招标,以及甘肃、江苏、内蒙古、河北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首轮海上风电项目招标中,华锐风电每次都满载而归,其中多次拿下将近一半的订单。

    华锐风电的大量中标,有其技术、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支撑。也有业内人士称,华锐风电良好的政府关系也在一些项目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家风电企业的高层称,2009年2月的国家能源局风电技术装备座谈会选在华锐大连工厂召开,这是行业内首次,主管部门对华锐风电的支持可见一斑。

    今年初,国家能源局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设在华锐风电,为其提供了7700万元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此外,华锐风电对行业政策和政府部门决策思路的把握,也被认为领先于绝大部分对手。例如,政府部门鼓励生产大型风机时,华锐风电的1.5兆瓦机组已下线;国家要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超过70%时,华锐风电称其国产化率已突破80%;国家开始建设海上风电项目时,华锐风电已经拥有了东海大桥项目上积累的技术和经验。

    对于外界所说的 “硬关系”,韩俊良曾在2009年接受采访时表示,“关系”能帮助企业办成某一件事,但企业要长远发展,一定要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一定要与国家的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并要采用领先于行业和竞争对手的战略。

    无论是对于客户还是政府,华锐风电都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这种姿态在很多地方都有所体现。一位知情人士举例说,韩俊良陪同国内代表团出国考察时,即便是一位级别很低的普通科员,韩俊良也会忙前忙后照顾得十分周到。有时候旅行社安排的饮食不合胃口,韩俊良会主动找一家更好的饭店请大家再吃一顿。

    多面

   韩俊良被熟悉他的人称为“老韩”,他脸形瘦削,留着分头,戴着眼镜,语速很快,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沉稳干练,又有一些书生气质。

    很多业内人士对韩俊良的评价并不是温顺,而是霸气。尽管对政府和客户谦恭而又客气,但对供应商及员工比较强势。有人士称,他对供应商要求很严格,对零部件的质量要求很高。在公司内部,他在很多事情上亲力亲为,遇到员工工作不到位,会不留情面地严厉批评。

    华锐风电发展初期,每安装一台风机,工作人员都要马上给韩俊良发短信汇报。

    或许是缘于韩俊良的控制力和实干精神,在华锐风电,“执行力”被看成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基因。只要是公司决定做的事情,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争取实现。

    华锐风电一位内部人士说,去年公司在甘肃酒泉举行3兆瓦风机下线仪式,仪式开始前半小时,一位领导要求将背景板上喷绘的“230台”改为“260台”,因为竞争对手已经对外表示也生产了230台3兆瓦风机。上述人士说,遇到这种紧急情况,别的公司可能会放弃,但在华锐风电,没有不可能。

    华锐风电的工作人员让酒泉工厂的工人找来几张白纸,用剪刀剪出“6”,贴在原来的“3”上。他们刚刚贴完并整理好地毯后,领导们入场了。

    在大力发展业务的同时,韩俊良也实现了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捆绑。

    韩俊良目前通过天华中泰,在华锐风电中持有1.2亿股,其投入的参股成本为7500万元。华锐风电此次计划在上交所公开发行1.05亿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46%,业界预测其融资额将超过40亿元,上市后股价将超过50元,韩俊良的个人财富将接近70亿元。

    事实上,韩俊良和其他投资者成立华锐风电时投入的资金,绝大部分都已通过最近几年的大比例分红收回。

    这一切,只用了不到5年时间。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