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上网新国标:更严厉的限产令?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826次    时间: 2011-04-20 11:49:24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 即将出台的风电并网国家标准可能将许多风电企业拒之门外。4月11日,一位参与起草风电并网国家标准的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国风电并网标准体系的核心——即《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简称“新国标”)已经完成制定、修改,并报批电监会。 “跟企业标准没..

分享到:

    即将出台的风电并网国家标准可能将许多风电企业拒之门外。4月11日,一位参与起草风电并网国家标准的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国风电并网标准体系的核心——即《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简称“新国标”)已经完成制定、修改,并报批电监会。

   “跟企业标准没有多大区别,甚至比企业标准还严厉些。”拿着手中十几页待报批的“新国标”文件,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刘纯这样告诉记者。

    所谓企业标准,是指2009年12月,国家电网公司自行制定的一份风电入网标准,并作为企业标准正式颁布,提出风电场需要具备功率控制、功率预测、低电压穿越等功能要求。

    这份企业标准在业界曾引起了轩然大波,风电企业纷纷将此标准归为电网对风电的“限产令”——一旦达不到标准,将有大量风电无法上网。

    风电标准由谁来制定?在过去一年内,围绕企业标准是否可以取代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业界多有诟病。此次,面对更严厉的国家标准,业内反弹可想而知。

     “即使目前的技术标准要求,一些风电场还难以达到,更不要说更严厉的标准。”一位风电场的负责人焦急地抱怨道。

    在这份“新国标”的扉页,记者看到该国标的主要起草单位是中国电力科学院,参与起草单位包括龙源电力、南方电网科研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在内的多家机构和单位。“不存在国网主导,这个标准听取了各方专家意见。”刘纯列举了参与起草单位之一的龙源电力。后者作为中国国电集团的控股企业,如今已经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风电企业。

    然而,在记者向龙源电力求证此事时,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校生表示对新国标出台过程一无所知。“发电企业和电网,并不具备平等对话的环境,何谈参与讨论。”杨校生说。

    清理路障还是提高驾驶技术?

   “新国标”酝酿出台之际,发生在甘肃酒泉的一次大规模风机脱网事故将并网标准争论推上了风口浪尖。

    2月24日,甘肃酒泉风电基地发生了84万千瓦、598台风电机组相继脱网的事故,酒泉瓜州境内所有风电场均有机组脱网。这次事故导致电压大幅波动,甚至波及甘肃电网。

   有着“风电三峡”别称的酒泉,是国内规划在建的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这应该是近年来发生的最大规模的一次风电脱网事故,”国家电网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白建华告诉记者说。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8年和2010年两年,吉林也曾发生过30万千瓦和40万千瓦的风电脱机事故。

    相比之前,这一次事故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风电三峡”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事故发生后,电网和风电企业截然不同的说法,也使得这起本来稀疏平常的脱网事故变得有些扑朔迷离起来。

    脱网事故发生后,国家电监会组织的联合调查组将此次事故定性为“一般性电网电压波动”,并将事故归结为——“发生故障的风电机组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

    所谓低电压穿越,好比在电网这条高速公路上,行驶中的风电遇到公路流量大幅波动路障时,不是选择迅速靠边停车,引起交通混乱,而是依靠过硬的驾驶技术驶过路障,以保障公路流量正常。

    在2009年国家电网“企业标准”和2010年国家能源局颁布的《风电标准体系框架》(简称“标准框架”)中,低电压穿越都被当作一个重要的技术标准提出来。

    然而,当舆论焦点纷纷质疑风电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而引起脱网事故的时候,来自风电的业内人士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为什么电网保护没起作用?为什么84万风电脱网,没有其他电源顶上?脱网事故不是风电特有的事故,为什么推导出对风电可靠性的质疑?”一位风电专家对记者抛出以上三点质疑。中国风电集团原副总工程师张世惠更进一步指明,“这不太像是一起低电压穿越事故。”

    该“公路部门出面清除路障”,还是“司机自己提高驾驶技术”——围绕酒泉脱机事故的是非,电网和风电的争执显然已经超出了这起事故本身。

    需要指出的是,酒泉脱网事故争议的升级,也正是“新国标”酝酿出台之际。张世惠即表示,这有为新国标的出台铺垫和造势之嫌。

    技术之争还是利益之争?

    酒泉脱网事故一出,几十公里开外的张华耀格外地紧张。作为中节能甘肃风电发电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华耀手里有两个20万千瓦的风场,其中一个按照国家电网的标准要求,也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

    张华耀说,他们正在跟风电设备制造商东气风电谈风场改造。自从2009年年底,国家电网推出并网标准之后,各家风场都“自觉”地开始改造老风场,或者在购买新风机时将“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写入招标书。

    白建华指出,目前全国三千多万千瓦上网风电中,“大多数都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这也是国网将这些风电称为电网中时时存在的“定时炸弹”的原因。

    事实上,无论从风机制造商,还是风电专家看来,低电压穿越并不是技术难题。大部分国内风机制造商都声称已经具备了该技术,华锐、金风以及联合动力还通过了国家授权的资质单位——电科院的并网检测。

    金风风电副总经理王相明告诉记者说,“就低电压穿越技术而言,国内风机制造企业已经具备,但这一要求有多高,是否需要这么高的标准要求,还有待商榷。”
按照目前平均每千瓦100-300元的改造成本来说,一个20万千瓦的风场,在低电压穿越改造上的成本增加大约为2000万-3000万。“电网是我们唯一的客户,装这个(低电压穿越设备)是迟早的事。”张华耀说。

    不过改造费用应由谁来承担,电网与风电企业又各执一词。“当然由风电开发商来承担,”白建华对记者说,“国家给予风电激励性电价,风机设备制造成本又在逐渐下降,风电企业已经保证了较高的利润。”

    但风电企业认为,一大批2008年之前的风场改造难度大,费用不应该只由风电企业承担。“电网不能光提要求,至少这些技术标准应该跟电价挂钩,达到和达不到电网技术标准的不同风电执行不同的价格,与此同时,旧的风场也不应该被要求执行新标准。”王相明建议说。

    刘纯指着“新国标”草案里的“低电压穿越技术曲线图”对记者说,“这是全世界要求最低的一个技术标准,风电企业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自己不争气,还要别人帮忙?”
    为跃进式发展“埋单”

    今日的围绕低电压穿越能力之争,更多地是在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埋单。“一开始引进国外风机制造技术和设备的时候,国外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低电压穿越技术等配套,”一位业内风机专家告诉记者说,“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发展过快,国内风机企业在一开始就忽视了这一问题。”与此同时,“5年的时间,风电翻番发展,也打了电网一个措手不及”,并网标准一再被忽略。

    从白建华统计的数据来看,各省在十二五期间计划上马的风电容量远远超出了国家能源局的规划。以内蒙为例,2015年全国风电装机目标为9千万千瓦,内蒙提出的目标就已经达到了4千万千瓦。“4千万千瓦的市场在哪里?”如此跃进甚至冒进式发展也将电网建设滞后的问题暴露得一览无余。
以张华耀的风场为例,建设一个20万千瓦的风电场花费了半年时间,而铺设一条从乌鲁木齐到酒泉的750千伏输变电线路,花了两年时间,还不算此前长达数年的项目论证。

    据此,风电企业指责电网“一味要求发电企业,自己的效率和技术不提高”,而且凭借天然的垄断地位,推动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限制不符合标准的风电上网。

    国网专家认为这正是由电网建设的复杂性决定的。“电网建设项目审批一定要到北京,220千伏的要由国家电网公司出审批意见后省里核准,330千伏以上的都需要到国家能源局核准,”白建华告诉记者,“在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塔基经过一个村庄都要取得乡县市省的支撑性文件。”

    显然,在中国风电迅速发展的态势下,仅依靠一个个企业、行业甚至国家标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若电力体制中的核心痼疾不除,电网和风电的矛盾将随着装机容量的提高而进一步升级。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