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转型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zoko    浏览:1035次    时间: 2014-06-19 19:25:16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低碳社会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一方面要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实现减排,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难实现的目标,因此一定要通过全球合作,才能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变,同时实现气侯变化方面的一些目标。  中国成为世界舞台中心  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世界也意..

关键词:中国 转型 刻不容缓
分享到:

低碳社会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一方面要实现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实现减排,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难实现的目标,因此一定要通过全球合作,才能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变,同时实现气侯变化方面的一些目标。

  中国成为世界舞台中心

  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世界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大约20或者25年前,可以说中国正在以一个新兴市场、新兴国家的身份融入世界。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成为世界舞台的中心,在未来的10年我相信中国更是如此,即便是用其他的方式来衡量,中国也是世界的中心。中国是经济快速增长故事的一个主角,也是碳排放的驱动者,所以必须要问,中国该怎么样去应对这一挑战?

  在过去5年当中,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也出现了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表示要实现更加高效、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到,中国现在正在走上这样的发展道路,这也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这一发展思路折射了当下的背景:全球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世界各国也更加重视能源效率、技术创新、知识和服务等相关领域。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种要素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以人力资源、资金为例,如果某个城市因为环境污染、雾霾等问题不具有吸引力,人才和资金都不会积聚到这个城市,进而会为其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城市需要更加宜居、更具有吸引力,才能保证未来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的城市而言,有几种不同的模型可供选择:洛杉矶模式、香港模式和丹麦哥本哈根模式,分别代表了城市发展以私家车主导、以公共交通主导还是以自行车出行主导的方向。当前,中国城市碳足迹的增长速度要比城镇人口增长快两倍,这个问题必须重点关注。

  当今的一个共识就是,只有低碳的发展才会带来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减排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目前的问题就是,在新气候经济下应该怎么行动,如何强化低碳发展路径,来达到控制人均碳排放在2吨以下的目标。这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个可行的目标。需要的分析方法,就是把微观经济、宏观经济、总排放目标、经济增长以及公共财政支出等领域整合起来进行思考。如果中国煤炭在未来10年能够达到峰值的话,不单是能够解决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还能够给中国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能源安全、环境问题和水资源的压力,对于全球会有很重大的影响。

  低碳转型刻不容缓

  要意识到,对于中国和世界而言,未来的十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再推迟行动将非常危险。现在已是刻不容缓,越是耽搁全球的环境将会愈发恶化,低碳经济也很难实现良性发展,因此,必须要在未来几年就做出决定。

  原因有二:一是目前的基础设施、资金以及城市架构都已经被固化下来了,如果把一种高碳的发展模式固化下来,就会形成一种高排放模式,会给经济发展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也会造成问题的集聚。二是财政和治理架构也被固化,而公共融资和财务发展一旦形成固化模式,要想再改变税收体制也会非常困难,而且越推迟就越难改革。未来10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率会从50%提升到70%,这是带来变化的关键时期,因此现在就需要采取相关的行动,以保证这部分增长会沿着低碳的方向发展。同时,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其强劲的经济增长可能会从过去年均10%的增速减到7%的增速,中国需要适应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

  在创新领域,虽然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进行创新和研发,但大多是在生产的最后阶段进行的创新,现在中国正在逐渐赶上发达国家,就要研发更多的先进技术,因此需要把重点不仅放在最后一个阶段上,而且要把创新链条上各个环节连接起来,与大学、气侯变化公司、金融机构等进行合作和协作。未来,中国在这一领域或许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为世界作出表率。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