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油格局新变化
责任编辑:hylng    浏览:891次    时间: 2012-02-03 04:13:59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中东北非一直是地缘政治错综复杂、石油出口最为集中的世界石油业中心区域。这一地区2011年的政局动荡和紧张局势,对世界石油格局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原有格局被打破,已经渐趋下降的中东石油政治风险将再趋上升。上世纪五六十年..

关键词:世界 石油 格局 变化
分享到:

中东北非一直是地缘政治错综复杂、石油出口最为集中的世界石油业中心区域。这一地区2011年的政局动荡和紧张局势,对世界石油格局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世界能源地缘政治的原有格局被打破,已经渐趋下降的中东石油政治风险将再趋上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到这次利比亚战争前,多数石油出产国家都在资源民族主义热潮中积极谋求掌控自己的石油资源,使欧美国家及其石油公司难以直接插足。利比亚战争后,西方国家在利比亚打开了缺口,通过“利比亚之友”国际会议等形式,直接插手利比亚的油气工业,推动利比亚实现西方所期望的变革,并使战后利比亚的重建进程对其它产油国的政治、经济产生影响。与此同时,“基地”组织得以进入利比亚,并趁美军撤出之机在伊拉克、也门等地卷土重来,滋长了中东地区底层社会民众的反西方情绪,针对西方的恐怖活动可能会增加,从而带来新的能源安全风险等问题。例如伊拉克,来自“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在美军撤走后又呈上升趋势。加之伊朗为了反击制裁加强了对伊拉克南北两大石油产区的渗透和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军事威胁,更使整个中东地区的石油政治风险陡然上升。

  第二,世界石油工业的格局有所变化,西方国家将借助利比亚施压中东产油国,谋取更大石油利益。当年美国发起伊拉克战争时,外界多有猜测战后美国会直接控制伊拉克石油资源。但是战后伊拉克民选政府却强化了国家对石油资源的掌控,坚持以服务合同招标方式开发油田,使西方石油公司“坐地分肥”的计划破灭。但是,利比亚战争的爆发、西方势力的介入给西方石油公司一个有利时机,他们借重建大举进军利比亚。这将导致相关区域的石油业竞争进一步复杂化。

  第三,伊拉克、利比亚的重建及石油出口大幅增长相叠加,以及伊朗遭受制裁,对未来国际油价和定价机制将产生重要影响。据报道,百废待兴的伊拉克和“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都在以超出预期的速度恢复油气生产,以尽快弥补战争造成的损失。长期以来,伊拉克和伊朗一直是一对石油出口的竞争对手。如果伊朗的石油出口遭到制裁,欧佩克内空缺的石油产量可能会让伊拉克来填补。另一个欧佩克成员利比亚经历大半年战火之后也已改换门庭,成为欧佩克内的亲欧美派。可以预期,利比亚、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今后将会不断增长,欧佩克内的力量对比将向亲欧美方面倾斜,对国际油价和油价形成机制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美国调整石油安全战略

  随着最后一批美军撤离伊拉克,美国在伊拉克近9年的战争彻底结束。但奥巴马总统的撤军决定却受到共和党人和许多评论人士的质疑和指责,认为此举没有考虑国家安全,尤其对于美国的石油安全来说,美军撤离伊拉克后患无穷。

  美国的传统石油安全战略是竭力追求直接控制世界各地的石油资源,历届美国政府为此付出了沉重的军事经济代价,背负伊斯兰世界反美情绪高涨等政治外交成本。奥巴马执政后有意识地把竞选时打出的“撤军牌”提升为国家安全战略的转型,石油安全战略开始向确保全球石油市场的稳定供应方向转变。

  奥巴马多次呼吁美国公司提高本土能源产量,以减少对外国石油资源的依赖。他在2011年3月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确保稳定的石油生产和运输是美国石油安全战略的核心所在。为此,他提出未来10年将外国石油进口减少1/3的目标。美国国内近年来页岩气产量爆炸式增长,如今已达到1378亿立方米,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天然气第一大资源国和生产国,从进口国变为准出口国,更给奥巴马政府实现减少石油进口目标以极大的信心。而针对2011年西亚北非国家的政治动荡,美国政策目标是促使这些国家在“变天”后建立更加稳定的政治运作体系,以确保该地区稳定的石油生产和运输,消除未来因地缘政治因素而产生的油价波动。这样的一个“新中东”,对新的美国石油安全战略至关重要。

  如此来看美国政府的石油安全战略,才能合乎逻辑与事实地解释伊拉克战后出现的“美国赢得了战争,其它国家石油公司却拿到了第一单石油项目”的现象。另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2001年美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所占比例为28.6%,在2010年这一数据已降到18.5%。正如近期出台的美国能源战略白皮书所提到的:全球能源供给稳定,美国有足够能力以合理的市场价格获得它。

  最近伊朗核危机不断升级,是对美国新石油安全战略的一次严峻挑战。为了扼杀伊朗核计划,保持对海湾地区局势的掌控和霍尔木兹海峡战略通道的畅通,美国频繁调兵遣将,在继续从伊拉克撤出地面部队的同时,增加海湾地区的海空力量,并发动其它西方国家联合制裁伊朗,动员沙特等产油国增产,弥补伊朗减产造成的缺口,力图在围困伊朗这个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的同时保持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

  美国石油安全战略的转变并非自愿,更不是为了其宣称的“民主、自由”,而是其传统的石油安全战略代价高昂,难以为继,又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的打击,不得不改弦更张。维持产油国稳定,维护油气运输线的畅通,有利于各国石油企业的合作,这应该也是国际社会所欢迎的。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