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能否破解“石油魔咒”
责任编辑:hylng    浏览:741次    时间: 2012-02-12 08:26:25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对进口原油的过度依赖被业界称为“石油魔咒”。如今,我国正在这个“魔咒”中越陷越深近几年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每年提升约3个百分点,据此估计到2013年将达到60%。 在这样的“魔咒”下,以石油为基础的石化工业不断吃紧,也催生了煤化工产业并在我国迅速出现“..

分享到:

对进口原油的过度依赖被业界称为“石油魔咒”。如今,我国正在这个“魔咒”中越陷越深近几年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每年提升约3个百分点,据此估计到2013年将达到60%。

    在这样的“魔咒”下,以石油为基础的石化工业不断吃紧,也催生了煤化工产业并在我国迅速出现“过热”现象。

    “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不断抬高门槛,限制煤化工项目投资,控制行业发展规模。但随着油价飙升,“适度发展煤化工、增强石油供给保障能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截至目前,《煤化工“十二五”规划》继续难产,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限制”还是“放开”的基调。

    但在2月3日工信部发布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用较大篇幅对煤化工进行了描述。

    “适当发展煤化工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长期参与石化工业五年规划编写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告《中国科学报》记者。

    虽然产业政策并未放松,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认为,经过“十一五”的技术示范,煤化工在“十二五”期间将会有较好增长。

    煤制烯烃成亮点

    “《规划》有5点核心。”顾宗勤告诉记者,“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一个核心是满足国民需求;二是节能减排、降低能耗;三是发展新材料满足国内需求;四是发展高端产品;五是适当发展煤化工,调整原料结构,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对于何为“适当”,《规划》并未放松之前的标准,指出:“对于以煤炭、甲醇等资源为原料的烯烃工业,应在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较好、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和环境容量较大、交通运输便利及产业发展能力较强的煤炭净调出省区从严布局;其余地区,尤其是煤炭调入省区,要严格限制发展煤制烯烃。”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形成一套严格高效的现代煤化工建设程序,在“十二五”末期形成以石油化工、石脑油生产为主、煤制烯烃为辅的产业结构。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则认为,乙烯及其下游产品在“十二五”会有较大发展机会,而煤制烯烃更是其中的亮点。

    顾宗勤指出,石油化工能耗低、排放少,但原料大量依靠进口,满足不了国内需求,只有依靠煤化工补充。

    “煤化工能源效率低、排放大,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不能一哄而上,必须技术成熟了再发展。国家定的基调是控制发展,但是在结构调整中还必须适度发展,这就是我国的现实。”顾宗勤说。

    冷静看待“过热”

    “国外不景气,国内过热;国外小试、中试,国内引进、放大。”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对煤化工现状的描述。

    虽然国家早就提出有序发展煤化工,但煤化工热不仅没有冷下去,反而出现了“遍地开花”的现象,盲目发展也造成了“圈地”、同质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实际上,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充足,来自资源和经济上的双重诱惑致使很多企业投身煤化工。加之我国炼化工业大多被中石油、中石化垄断,煤化工的发展使得更多企业有机会参与竞争。

    “过热本身也说明这个行业有前景,要冷静看待。”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刘中民对记者表示。

    《规划》提供的数据也足以证明煤化工对石化工业的补充作用:“2010年我国乙烯生产需要化工轻油约5000万吨。2010 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3%,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和国内供求矛盾加剧,烯烃原料供应紧张,制约了乙烯行业发展。”

    《规划》还提出,到2015年乙烯的国内保障能力要达到64%。2010年的这一数据是48%。但如果考虑石油进口的因素,这些数据将无从谈起。

    “在原油进口的压力下,以油为原料的所有化工产品都存在保障风险。”刘中民指出。

    为了降低对原料依赖的风险,《规划》第一次提出烯烃原料的多元化率提高到20%。

    白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石化行业的原料主要依赖石油和煤炭,《规划》的核心之一就是进行原料结构调整,刺激了一些新工艺制烯烃的发展,提高石化行业原料的灵活性,降低风险。

    “我国目前烯烃紧缺,如果煤化工能和石油化工协调发展,将最终形成我国合理的化工格局。”刘中民说。

    胡迁林亦认为,“十二五”期间,政府规范引导和地方积极性之间将会找到平衡点,使得行业良性发展。

    “十二五”迈向商业化

    水和资源被认为是制约煤化工发展的两大因素。但刘中民却告诉记者:“我国煤化工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发展还受制于技术进步。”他认为,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应和技术升级相辅相成。

    《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提高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顾宗勤也表示,“十二五”期间,创新被摆在重要位置,而石化行业最需要的是工程性创新,我国科研单位应花大力气在后期的工程放大,让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到工业化生产。

    实际上,由于“富煤少油”的国情,我国煤化工技术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煤制烯烃工业化的国家。“十一五”期间,国家新型煤化工五大示范工程中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和煤制乙二醇均已顺利完成示范,煤制甲烷气据悉也将于今年完成示范。

    胡迁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石化工业中,煤化工技术的整体水平较为突出,而在煤化工中,煤制烯烃成熟度高。下一步需要进一步节能减排,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发展,替代进口。

    对于“十二五”的发展前景,胡迁林认为,经过“十一五”的积累,煤化工成功克服了很多技术瓶颈,“十二五”将由示范转向商业化运行和推广。“应重点关注煤制化学品,煤制烯烃和高端化学品可能会发展较快。”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