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海油劳模 | 不畏“归零”再出发
责任编辑:cnlng    浏览:707次    时间: 2021-10-06 14:18:04      

免职声明: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果涉及贵网站的知识产权,请及时反馈,我们承诺第一时间删除!

This website is a public welfare website,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f it involv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your website, please timely feedback, we promise to delete the first time.

电话Tel: 19550540085: QQ号: 929496072 or 邮箱Email: Lng@vip.qq.com

摘要:从黑土地到南粤大地,从石油红到海油蓝,高东斌的年龄在长、角色在变,但他扎根一线、担当奉献的初心,却未曾改变。2007年,已是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的高东斌做了一个决定:南下广东,加入中国海油的第一个炼油项目。他拒绝了车间主任抛出的安全工..

分享到:

从黑土地到南粤大地,从石油红到海油蓝,高东斌的年龄在长、角色在变,但他扎根一线、担当奉献的初心,却未曾改变。

2007年,已是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的高东斌做了一个决定:南下广东,加入中国海油的第一个炼油项目。他拒绝了车间主任抛出的安全工程师岗位,“抛”下荣誉,从“零”出发,只身来到大亚湾,开始人生另一段旅程。

高东斌一到大亚湾,就赶上了惠炼一期项目机械竣工收尾阶段。二话不说,他便加入了生产准备大军,从班长变成了一名普通操作工。每天和一群大学刚毕业的“新兵”一起在塔器里钻进钻出,穿梭在单层不到60厘米高、200多层的塔盘间,一层一层地检查。塔器里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工作服被汗水浸湿了再沤干,沤干了又浸湿。晚上回到家,他就忙着整理一天中发现的问题。

那段时间,他全身心扑在项目现场,高标准做好各项准备和试车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多起事故隐患,确保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创造了国际一流的开工纪录。

“我们生产线一有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高。”大家对高东斌的印象出奇一致:他是现场的妙手神医,只要往机器旁边一站,很快就能知道设备运行正常不正常,问题出在哪儿。

要练就这样的本领,可得下一番狠功夫。在高东斌的办公室,有10多本厚厚的笔记本,每个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他处理现场隐患和解决生产难题快、准、稳的秘笈。

2017年,以他名字命名的“高东斌催化重整技能大师工作室”揭牌成立。通过“师带徒”,他协助公司培养了一支肯钻研、素质高、技艺精的高技能人才。最终,惠州石化二期项目重整人员全部实现内部培养,无一外招。

“近三年,我们工作室在高师傅的带领下组织、参与实施技术创新项目15项。其中,工作室研究开发的《160万吨/年预加氢装置高东斌操作法》可缩短装置开工时间8小时,节省操作费用24.3万元,在中国海油炼化企业中得到广泛推广。”工作室青年骨干朱长春介绍道。目前,工作室已成为炼化一线技术难题的“攻关站”、创新创效的“孵化器”。

如今,高东斌已鬓角染霜。他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在退休前多培养年轻的技术技能骨干,让他们扛起新时代奋进大旗,做勇立潮头的“后浪”。

寻访手记:

“归零”再出发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高东斌放下了曾经的荣誉、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拒绝了更高的岗位……周围人都觉得他傻,但高东斌说,从半再生重整装置到连续重整装置,自己干了快20年,就想亲身经历一次百万吨级规模的重整装置从建设、开工到投产的全过程,这是他最想做的事。

多年来,高东斌一直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项事业、一种乐趣、一项爱好,并在工作中汲取不断向前的动力。如今,高东斌已在惠州石化工作了14年,亲眼见证了中国海油第一座千万吨级现代化炼厂从建设到开工投产的全过程。他说,能和装置设备一同成长,他当初的选择和坚持都值得!


】【打印繁体】【投稿】 【收藏】 【推荐】 【举报】 【评论】 【关闭】【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