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份以来,国内液化气市场价格受多重利空因素影响,节节败退,而天然气受冬季供暖需求支撑,价格呈上行态势。至11月,液化气国内销售价格跌至LNG国内销售价格以下,且差距明显。受此影响,安迅思分析认为,LPG有条件逆向替代部分LNG终端市场。 从上图显而易见,多..
10月份以来,国内液化气市场价格受多重利空因素影响,节节败退,而天然气受冬季供暖需求支撑,价格呈上行态势。至11月,液化气国内销售价格跌至LNG国内销售价格以下,且差距明显。受此影响,安迅思分析认为,LPG有条件逆向替代部分LNG终端市场。
从上图显而易见,多处于相对低价位的LNG价格已经反超LPG市场价格,截至11月7日安迅思数据,华东进口/国产LNG销售价格已高出LPG528元/吨,华南更是高出836元/吨。
1吨天然气的热值大约是一吨液化气的1.14倍,不过由于历史原因,天然气销售价格往往低于液化气销售价格。“一般来说液化气价格高于天然气价格500元/吨左右是正常的,当然实际上,终端市场更乐于液化气价格持平甚至低于天然气价格。”某华南市场人士表示。
LPG后市悲观,而LNG大势看涨
安迅思在“原油价格暴跌背景下,中国液化气市场熊市难改”(详见11月3日微信文章)中指出,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大幅走低的背景下,中国液化气市场价格走势看弱。11月初布伦特原油价格打破在85美元/吨附近徘徊的局面,延续跌势,拖累液化气进口成本下滑、国内市场心态悲观,化工需求萎靡。故而中国液化气市场暂未看见“翻盘”的曙光。
而LNG市场方面,安迅思在“‘三大油’全面迎战冬季用气高峰,今冬缺口或有限”(详见11月3日微信文章)中指出,2014年冬天天然气供应增多,但依然存在一定的供应短缺。受供暖需求支撑,天然气后期走势看涨居多。且安迅思11月6日报道,北方管道气供应吃紧,部分内蒙LNG工厂被限气,个别工厂已开始推高LNG售价。
LPG相对LNG的价格优势是LPG逆向替代LNG的基础,那么LPG性价比优势若得以维持相当一段时间,则显然加大了LPG逆向替代LNG的时间机会。
安迅思数据显示,11月7日华东LPG库车提价格较7月7日跌1388元到4962元/吨,华南同期跌1157元到4860元/吨。11月7日华东进口/国内LNG售价较7月7日上涨465元到5490元/吨,华南同期上涨287元到5696元/吨。
二者的市场抢夺或发生在工商领域
基于天然气在民用市场上需保供,且管道燃气使用的不可逆性,液化气对天然气已经占据的民用市场的逆向替代可能性极小。
而工商用户则更为关注燃料成本带来的对产品效益的影响,尤其是中小型工业用户,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情况下,供应稳定性堪忧。商业用户中相当部分则直接选择瓶装气(天然气瓶装气或液化气瓶装气)来降低燃料成本。
安迅思了解,在环保基础上,燃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较大的工商企业,更易通过LPG与LNG的价格比对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燃料。如玻璃、陶瓷、铜业等,玻璃厂燃料成本占总成本的40%-50%,陶瓷厂燃料成本占整个成本的30%-40%。
华南某一级码头人士表示,粤东相当部分的工业用户有“双设备”(既可用LPG作为燃料,也可用LNG作为燃料),目前液化气的高性价比对终端用户极有吸引力。
华东也有贸易商透露,已有工业用户通过气化炉及加压设备等,将液化气打入厂区管网替代天然气作为燃料。尤其是处于天然气管网支线及末段的工业用户,在担忧冬季天然气供应不足的基础上,加之LPG低价吸引,置换燃料的积极性较高。
当然,也有液化气贸易商透露,“目前也正在关注工业用户使用液化气的积极性,但暂时来看,逆向替代LNG的客户不多。”一个原因可能是目前天然气的气站实际上有降价销售给工业用户;另一个原因是多数时间下天然气价格低于液化气,部分下游用户担忧转化燃料后,引发上游供应商不满,导致之后的天然气采购难度增加。
安迅思分析认为,在液化气相对天然气极为明显的性价比优势下,部分天然气供应紧张区域、极为关注成本的中小型工商用户,都极为可能将目光转向液化气。 |